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胸痛中心必要性可行性

胸痛中心必要性可行性_第1页
1/44
胸痛中心必要性可行性_第2页
2/44
胸痛中心必要性可行性_第3页
3/44
胸痛中心必要性可行性建立胸痛中心一、胸痛都是些什么病? 该急救系统的倡导者之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表示:胸痛或胸闷是许多重要疾病的常见症状,最常见的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 也有食管疾病、带状疱疹等疾病,随时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急救的第一步就要分清病人的疾病种类,以便对症施治。二、建立“胸痛中心”的必要性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我国居民致死、 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Clinical Pathway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China, CPACS)显示,我国ACS治疗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患者求治延迟明显,从症状出现到入院诊治在二级医院为5 小时,三级医院长达8 小时;二是诊断流程不规范,20%的患者出院诊断可能存在错误;三是治疗欠规范,只有1/3 的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再灌注治疗, 接近 60%的低危患者接受了介入性的检查和治疗,而2/3 的高危患者没有接受介入检查;四是临床预后差。 ACS患者院内事件,特别是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国际发表的注册研究数据,二级医院尤为明显,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达到18%。另一项北京市关于STEMI急诊救治现状的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STEMI治疗存在明显不足。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为80.9 %。其中15.4 %接受了溶栓治疗,65.5 %接受了急诊介入治疗。平均开始溶栓时间 (Door-to-needle,D2N)为 83 分钟,入门 - 球囊时间(Door-to-baloon,D2B)为 132 分钟。只有7%接受溶栓患者 D2N时间 <30 分钟,只有22%的患者D2B时间 <90 分钟。2009 年在北京进行的一项急诊胸痛注册研究,连续入选北京市 17 所二、三级医院急诊患者5666 例,结果显示,胸痛患者占急诊就诊患者的4%,所有胸痛患者中,ACS患者占 27.4 %,主动脉夹层占0.1 %,肺栓塞占0.2 %,非心源性胸痛占63.5 %。急诊胸痛收住院比例12.3 %,未收住院的胸痛患者在本次就诊的30 天后随访的无事件率为75%,其余 25%包括了院外死亡、 再次入院和失访等可能为漏诊误诊的情况。该调查提示,ACS在我国急诊致命性胸痛疾病中占绝对多数,在急诊就诊的胸痛患者中,可能漏诊、误诊包括 ACS在内的胸痛疾病比例非常高。上述的研究数据提示,我国急性胸痛和ACS的治疗流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治疗规范亟待改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胸痛中心必要性可行性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