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脾瘅中医诊疗方案

脾瘅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1/8
脾瘅中医诊疗方案_第2页
2/8
脾瘅中医诊疗方案_第3页
3/8
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结合脾瘅(糖尿病前期)患者临床特点,拟诊断标准如下:(1)患者多形体肥胖或超重,可有易疲倦、失眠或多寐、多食或纳差、口干多饮、腹泻或便秘、小便多等表现;(2)平素多食肥甘、久坐少动或情志失常等;(3)有消渴病家族史者,可作为诊断参考。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L(110mg/dl )≤空腹静脉血浆血糖≤ L(126mg/dl ),或(和) L≤OGTT试验中 2小时的血浆葡萄糖水平≤ L(200mg/dl )。(二)证候诊断1.肝胃郁热证:神疲体倦,体重下降或肥胖,心烦失眠,尿多,大便秘结。口渴咽干,喜冷恶热,语声高亢有力,口苦,纳多,或有头晕,胸胁苦满,善太息,舌红苔黄,脉有力。2.气滞痰阻证:形体肥胖,腹型肥胖,或见脘腹胀闷,心烦口苦,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3.气虚痰湿证:形体肥胖,腹部增大,或见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淡无味或黏腻,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濡缓。4.阴虚气滞证:形体中等或偏瘦,或见口干口渴,夜间为甚,两胁胀痛,盗汗失眠,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细。5.阳虚寒湿证:神疲体倦,体形瘦弱或虚胖,但欲眠睡,夜尿频多或小便少,大便溏或先硬后溏或下利。畏寒喜热,肌肉松弛,面色萎黄、晄白、淡白或晦暗,语声低微,手足不温,纳呆,腰膝酸软,口水多,舌淡,脉无力。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肝胃郁热证治法:清肝和胃。推荐方药: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减。柴胡、黄芩、黄连、大黄、枳实、瓜蒌、白芍、法半夏、生姜、大枣等。中成药:小柴胡片、龙胆泻肝丸、丹栀逍遥丸等。2.气滞痰阻证治法:理气化痰。推荐方药:越鞠丸加减。苍术、黄芩、香附、栀子、神曲等。中成药:越鞠丸、温胆片、二陈丸等。3.气虚痰湿证治法:补气化痰。推荐方药: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法半夏、陈皮、炙甘草等。中成药: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等。4.阴虚气滞证治法:养阴理气。推荐方药:二至丸合四逆散加减。柴胡、白芍、枳实、女贞子、旱莲草、炙甘草等。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生芪消渴胶囊、降糖甲片等。5.阳虚寒湿证治法:温阳化湿。推荐方药:附子汤合理中丸加减。熟附子、干姜、白术、白芍、茯苓、人参、炙甘草等。中成药:理中丸、附子理中丸、金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脾瘅中医诊疗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