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识记:①《尚书· 尧典》 、《吕氏春秋· 古乐》 、《诗大序》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尚书· 尧典》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吕氏春秋· 古乐》 :昔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毛诗大序》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②《弹歌》、伊耆氏《蜡辞》和《周易· 贲卦》六四爻辞。《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伊耆氏《蜡辞》 :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周易· 贲卦》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筮辞)理解:①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②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第二节神话传说1. 神话及其产生识记:神话的性质。1. 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 3. 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4. 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理解:神话的劳动起源说。神话的起源说。劳动起源说认为神话伴随着初民的劳动生活而产生,起源说指实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活动。劳动起源说: 神话的容总是反映着劳动生活,初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漫长时期的劳动生活有直接关系,劳动生活是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起源说: 初民的敬畏和崇拜观念,产生于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最初思考,这便是最初的观念。当他们从崇拜敬畏,变而为企图解释和支配自然力时,神话也就产生了。神话的产生与原始有极大联系。简单运用:神话与传说的区别。1. 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2. 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3. 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在实际的存在形态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2. 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综合运用:①中国神话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