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 1 .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 .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二、能力培养目标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 .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三、德育渗透目标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 1 .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二、整体感知 1 .导入新课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板书课题) 2 .写作背景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 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 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 45 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3 .关于《念奴矫 ? 赤壁怀古》《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 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 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报负, 但是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黄州之前,因写诗讽刺新法曾经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是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