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不是 90 后难管理,而是你的方法有问题华为国际咨询委员会顾问田涛在正和岛2015 年年会分会上的讲演今天我讲的题目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重点讲一讲华为基于人性的代际管理。如果我们把10 年当作一代,今天的华为可以说是六代人共同构成的商业组织。第一代是生于40 年代的任正非,第二代是50 后的少数高管,第三、第四代是60— 70后的华为一批核心高管和科学家、技术专家等。在华为全球170多个国家的市场和研发组织中,中高层管理者、 科研骨干主要是80 后这一代,近两年也有了数千名的90 后的主管和普通的员工。华为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力量、28 年持续凝聚这样一个“六世同堂” 的非血缘共同体?前不久我去了趟以色列,犹太人的生命史给予我深刻的启悟:一个备受磨难的民族,在几千年的血与泪的流浪中,不但未走向衰亡,相反无比强大, 缘由何在?因为这个民族始终拥有共同的“文化纹身”,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精神力量。精神的力量也是造就西方300 年经济奇迹的根本。 这里我特别推荐马克斯·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重读经典也许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今天企业管理中的某些问题。西方 16 世纪以来的宗教改革对当代西方文明很大的一个贡献就是“入世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它对上帝和子民的关系、对生命存在的意义、对财富创造的合理性、对个体自我拯救的路径、以及如何排解生命中的焦虑与恐惧等有了一种新的解释。这个解释的三段式逻辑是:一、人生来是有罪的,二、上帝的恩典只会眷顾少数优秀的人,三、自我救赎。 人若想获得上帝的拣选,获得所谓的“少数人资格”,就必须将劳动视作”天职”,唯有不懈奋斗,才能战胜焦虑,激发快乐与充实感。并且在奋斗的过程中,还必须节俭,不得奢侈与享乐。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巴菲特决定会把自己所有的财富都捐出来?比尔·盖茨为什么把他大部分的钱捐给基金会?根源就在这儿——只有劳动者和奋斗者才能够获得上帝的救赎,而你通过劳动创造的财富必须用于再投资,用于人类更美好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的享乐,更不是让后代不劳而获。因为这是上帝的旨意。上帝只关爱那些奋斗者、劳动者。西方资本主义几百年的不断发展与繁荣正是奠基于这种倡导勤劳与节俭、 冒险与理性的价值观之上的,而今天欧美社会与经济所出现的问题,包括福利主义、 过度资本化现象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恰恰也和偏离这一传统价值观有绝大关系。华为: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