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讲习所”里故事多原标题:“讲习所”里故事多 湖南日报记者奉永成 11 月 17 日,涟源市古塘乡申家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举办第 17 期培训班,南华大学教授、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涂剑对村民进行普通话培训。原定 40 人的讲座,实际到会 65 人。 申家村位于涟源市西北部,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煤炭曾是全村支柱产业。在煤炭作为落后产能淘汰后,全村产业进展基本停摆。 今年 3 月,南华大学派出工作队驻村帮扶,依托学校资源,开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从扶志、扶智、扶技等方面进行帮扶,贫困村民脱贫致富信心倍增。 吴重庆的尴尬 17 日 9 时,申家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将进行普通话培第 1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训,贫困户吴重庆提前 20 分钟来到讲习所等候。 为何这么积极?吴重庆用蹩脚的普通话告诉记者:学好普通话太重要了。经村主任康佑兵“翻译”,吴重庆讲述了一件颇为尴尬的事。 吴重庆想种植中药材。16 日傍晚,他拨打贵州一家中药材公司的电话,7 分多钟的通话,对方基本没听懂几句话,最后挂断了电话。 “申家村跟新化县、安化县毗邻,村民说的方言,各个地方的口音混杂其中,十分难懂。”康佑兵告诉记者,此次普通话讲座就是村民主动要求的。 培训 9 时准时开始,村民康福村坐下后,习惯性地掏出一支烟,正准备点火,被一旁的张新梅一把抢下:“机会难得,好好学习!” 康雄光的变化 第 2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今年脱贫没问题!”17 日,参加完普通话培训,贫困户康雄光热情地邀请记者去他的养鸡场参观。 康雄光曾因两次大闹村部而出名。 今年 3 月,南华大学驻村工作队刚进驻申家村时,康雄光来到村部质疑工作队员:教书的,如何帮助我们脱贫致富?工作队员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不停地邀请他来参加“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活动。 6 月,康雄光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养殖培训班上学会了养鸡技术。工作队帮助他建起养鸡场,康雄光慢慢有了笑容。 10 月,康雄光再次来到村部摔了两把椅子。他质问工作队员:“我养的鸡可以上市了,为何不帮忙卖?” “产品上市要遵循市场规律。”工作队邀请南华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教授到“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教村民如何闯市场,第 3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打开了康雄光的思路。之后,他主动对接市场,联系买家,开通网店,录制视频在网上推广。只 1 个多月,便卖出了 800 多只鸡,纯收入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