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梦家乡情的作文 我的家乡地处浙东的一个离县城还有五十多公里的山沟,景色怡人,民风淳朴。在山脚下,有着三条不同的道路通向山顶的村子里。这三条道路,记录了三个不同的年代,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生活面貌。 羊肠小道 听我父亲讲,他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那山沟,通往外面的不过是行人从草丛中踩出的一条羊肠小道罢了。小道在山坡上曲折曲折,极难行走。 行路难,上学更难。年幼的父亲和同村的小伙伴要到几十里外的一所小学,到学校的小路荆棘丛生,路径时有时无,沿路还有许多乱坟岗,上学要家长陪一段,放学要老师送一程,途中还要受突然窜出的蛇蝎和野兽的惊吓,同学们在慌乱中跑,第 1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常常摔得鼻青脸肿。尤其是在下雨天、下雪天,道路的曲折、狭窄、泥泞,让家长和孩子都苦不堪言。每每说起这些往事,父亲仍唏嘘不已:因为这羊肠小道,有多少年幼的孩子为此提早辍了学啊! 行路难,生活更难。上个世纪将近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城市里的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的公路四通八达。但那股春风却迟迟“度”不到我们山沟里来,家乡的人们仍跋涉在泥泞的小道上,守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闭塞、落后、贫穷像蜘蛛网一样爬满了山村的角角落落。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家乡有大量的茶叶。竹笋、板栗等土宝贝,但苦于无路可运,直到…… 简易公路 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我出生前后,改革的春风终于吹到了我们的山沟里。那时,乡里政府响应国家政策,开始第 2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组织民工修路,平日里寂寞的山村一下子闹腾开了,家家户户都住满了民工,乡亲们听说修路都很兴奋,都主动腾出最好的房间给民工住,还给他们做饭、送水、洗衣服,修路干得热火朝天。不到两年,这条通往山下的铺了一层石子的简易公路就修成了。 路通了,昔日封锁的山门打开了。竹笋、茶叶、香菇、板栗等山货,一批又一批云出山去,山外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品也一车又一车运进山来。村里甚至办起了食品厂、砖瓦厂。男人们,女人们除了照顾好家里的田地外,有的还开始了崭新的“上班族”生活。收入增多了,楼房盖好了,人们脸上的笑容漾开了,整个山村焕发出无限的活力和生机。 我是从这条土路上走出山沟到十几里外的镇里上初中的,这一走就是三年,所以我对这条路特别熟悉:那里转弯,那里有突起的石头,那里生长着一棵桃树,我都一清二楚。有时候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