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瑞敏管理思想精髓摘编 海尔一路走过的历程使我意识到,企业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从事企业管理30 多年,我的体会就是九个字:“企业即人,管理即借力”。 “企业即人”,意思是企业的好坏不在于它有多么好的资产,资产再优秀,设备再好都不能增值,要增值必须靠人。优秀的人可以让同样的资产增值,差的人也可能使企业破产。 “管理即借力”,意思是管理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靠能不能整合到资源。你能够整合多少资源,就会取得多大成功。 美国的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每个企业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的用户是谁?第二个问题,你为用户创造的价值是什么?第三个问题,你为用户创造价值之后自己得到的成果是什么? 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三个“无”: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 ( 1)企业无边界 过去企业是有边界的,科斯定律提出企业的边界就是交易成本和管理费用的比较。如果管理费用超过了交易成本,自己干没有别人干合算,自己就不要干了;相反,如果自己干比别人干更有竞争力就要多干。这就是边界,也就是交易成本最小化。但互联网时代把它打破了,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无边界的模式,比如沃尔玛的众包模式,顾客在购物回去的路上,可以顺路给沿线的顾客捎货,沃尔玛给捎货的顾客一定费用。比如P&G的研发模式,他们的设计不一定依靠企业内部的设计研发人员,而是整合外部的更多设计资源。海尔探索的是按单聚散的人力资源平台。美国太阳计算机公司的创始人乔伊提出了一个乔伊法则,他认为科斯定律有瑕疵,因为不管是谁,大部分聪明人都是在为别人工作,也就是说,最聪明的人并不都在你的公司里,你应该在外面去找。所谓企业无边界,就是不要光盯着企业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看到外部的资源。 ( 2)管理无领导 过去的领导就是马克思•韦伯的科层制产生的,现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决定企业,而不是企业决定用户。所以海尔探索的是自治的小微公司,中层消失,管2 理变得扁平化。 (3)供应链无尺度 过去是大规模制造,现在互联网时代是个性化定制,不仅要按需制造、按需配送,还要按需设计,全流程按需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21 世纪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好不好,主要看它是否具备两性,时代性和国际性,它们可以检验模式是否有效。 我说百年老店其实就是在自杀重生和自杀出局中做一个抉择。要么提前把自己自杀了,涅槃重生;要么自杀还不自觉,然后被淘汰出局。想要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