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 2.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创立者:桑代克 1903 年,出版《教育心理学》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31 皮亚杰把认知结构称为图式,而把认知机能进一步区分为组织和适应两种;组织和适应代表着认知机能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组织代表着认知机能的内部方面(对内),适应代表着认知机能的外部方面(对外)。皮亚杰认为,适应由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构成。认知发展包括认知结构和认知机能。认知结构又叫图式 4.图式(概念): •个体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认知结构的一种形式,具有抽象性、特定性和流动性等特征。 •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人的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而人的第一个图式是遗传获得的 •婴儿具有遗传性图式,如抓握图式、吸吮图式 5.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P33-P39): 1.感知运算阶段(0-2 岁) •特征: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筑感知动作图式 •婴儿最初分不清自我与客体。不了解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存在。直到2 周岁左右,儿童才会表现出将眼前消失的物体仍然视为存在,这就是皮亚杰所谓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 •客体永久性,亦 称 “客体永恒 性”。指 儿童脱 离 了对 物体的感 知 而 仍然相信 该 物体持 续 存在的意 识 其 次 ,婴 儿最 初 的动 作 都 没 有 目 的。在婴 儿的动 作 与 客体的相 互 作 用 中 ,逐 渐 产 生 了动 作 与 由 动 作 造 成 的对 客体影 响 的结 果 这两 者 之 间 的分 化 ,这意 味 着 因 果 认 识 的产 生 。 2.前运 算 阶 段 ( 2-7 岁) •特 征 : 语 言 的出现和 发 展 使 儿童逐 渐 开 始 用 表象 符 号 来 代 替 外 界 事 物,开始 出现表象 或 形 象 图 式,但不能进行抽象 的运 算 思维 •本阶 段 分 为两 个阶 段 : •第一阶 段 : 前概念或 象 征 性思维阶 段 ( 2-4 岁),儿童能够运 用 概念进行思维,但与 成人运 用 的思维有 很大差异。例如: 别人和 自己相 同的帽子就是自己的帽子 •第二阶 段 : 直觉思维阶 段 ( 4-7 岁),儿童的思维直接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