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性价值的本质透析 普世性的概念 “普世”,顾名思义,既指“世世代代”又指“整个世界”, 包含了时空观念又超越了时空观念。究其根源,文化的普 世陛一方面来自人类的本性,另一方面来自人类活动及其 作用对象的本性。人既是一个有限的感性的自然的存在, 又是无限的理性的文化的存在。作为有限的存在,每—个 人只能生存在具体的时代和民族。具体地体现其生存时代 和民族的特殊性;作为无限的存在,人类将不断存在下去 并在时空中做无限的延伸,不断超越具体的时空限制而具 有普遍性。人作为—个类有着一般的共同的属性,文化作 为人类的创造物内在地凝结着人的生命、劳动、智慧和能 力。人同此 D ,心同此理。文化的普世性根源于人的共同本 质,反映的是人类自由本质力量和物质精神生活世界。 另一方面,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能够超越自然生 物性创造人类特有的文化世界,而文化的普世性就突出 表现为创造文化的人类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判断活动、审 美活动、宗教活动等在内的一切生命活动有着共同的特 性,并且这些生命活动所作用的客观物质世界具有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属性和普遍规律。因而,尽管具体 的文化创造只能在一定的时空中通过具体的人们完成, 但文化却依然包含了“超时代性”和“超民族眭”的特征。 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当下,让人云天雾罩、“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普世价值”频频闪现于诸多媒体,很多人困惑其源从何来、矛头何向、意欲何为? 何谓价值? 何谓“普世价值”?“普世价值”真的“普世”么?“共通的”或“共同追求的”价值与“普世价值”有何本质区别? 如何超越“普世价值”?透析“普世价值”有何意义? 让我们以“时代精神的精华”、“文明活的灵魂”和“当代的真理和良心”的马克思主义对这些热问题来个冷静思考。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是“普世价值”深层本质的最佳透视镜。“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一、关于价值和“普世价值” 在哲学的视域下,价值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人脑把世界万物分成有用和有害两大类后,从这两大类具体事物中思维抽象出来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是世界万物普遍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能力,是每个具体事物都具有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的本质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