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2 页 1. 初生分节:昆虫在幼虫期,相邻两个体节之间以节间褶作为体节分界线的分节方式。 2. 后生分节:昆虫在成虫期,以节间膜作为体节分界线的分节方式。 3. 蜕裂线:在头部背面的一条倒“Y ”字形的缝。 4. 悬骨:昆虫背部的内骨骼称悬骨,是前内脊两端向下扩大的一对版状脊,有时一对悬骨合为一块,是背纵肌的主要着生部位。 5. 外生翅类:幼期翅芽在体外发育的昆虫,其变态类型属于不完全变态。 6. 内生翅类:幼期翅芽在体内发育的昆虫,其变态类型属于全变态。 7. 翅瓣:双翅目蝇类前翅后缘基部具有一两片膜质瓣,即翅瓣 8. 翅痣:一些昆虫翅两端部前缘具 1 深色斑称翅斑 9. 翅脉:是位于翅的两层薄膜之间的纵横条纹,是由气管所在部位加厚形成的。 10. 脉序(脉相):翅脉在翅面上的排列形式。 11. 闰脉:在两条相邻的纵脉间,加插的两端游离的纵脉,叫闰脉或伪脉。 12. 脱皮:幼虫体外表有一层坚硬的表皮限制了它的生长,所以当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形成新表皮,脱去旧表皮,这种现象称为脱皮。脱下的旧表皮称为蜕。 13. 雌雄二型:同种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除了生死器官不同外,在个体大小、体型、体色、构造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 14. 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在身体大小、体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5. 世代:昆虫的卵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简称为一代或一化,一个世代通常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虫等虫态。 16. 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中的发育过程,即昆虫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起,到第二年的越冬虫态结束止的发育过程。17. 休眠: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当不良条件消除时,昆虫可立即恢复生长发育。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或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适合与否,而出现生长发育停滞、不食不动的现象。滞育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生物钟:生物钟是指由于长期受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的昼夜节律及季节变化的影响,使生物的生命活动和行为反应表现出特定的时间节律现象。 20. 昆虫钟:昆虫钟是昆虫体内的生物钟,即昆虫生命活动和行为的时间节律。趋性:是指昆虫对外界刺激(如光、温度、湿度和某些化学物质等)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行为活动。趋向活动称为正趋性,负向活动称为负趋性。趋光性:指昆虫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趋向光源的反应,称为正趋光性;背向光源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