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 景观设计作为环境设计学的一部分,以协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己任。而真正有文化特色,有生命力的作品,除了功能合理舒适协自然外,他应该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和时代的特点…景观设计创作的过程其实是设计师和场所反复交流的过程,通过具体的景观形象表达抽象的场所精神…本文从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的概念,要点以及在作品中的体现浅述自己对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的理解。 一、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的概念 场所精神(Genius loci)通常指空间的气质与品位,实质上是能给人心灵以震撼的空间艺术[1],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场力,是城市开放空间环境艺术的最高境界.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他是景观设计的艺术体现,生命体现。他是在满足于形式,功能的前提下,一种思想的升华。它的产生需要人的参与,因此,场所精神表现为人文的特性,归属于情感的范畴。 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以空间的移动为前提.营造一个有意义的日常生活的场所,它取决于自然条件,历史文脉和区域定位等主要因素。 二、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的要点:自然条件历史文脉区域定位 景观设计是改善人和自然的生态平衡,友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条件包括地质因素和气候因素。而历史文化是铭记着岁月沉积的多种痕迹,这种痕迹有可能是物理形式存在的(圆明园,半坡遗址),也有以记忆或者故事形式存在的(梁山好汉,鹊桥相会)。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有机结合成了风土,形成了地域特色的景观要素,为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提供了原材料。地域文化可以说是地域特殊的生活方式或生活道理,不同的区域的风土文化差异性不同。比如西安的唐文化,荆州的楚文化,开封的宋文化,洛阳的周文化,安阳的殷商文化,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2],山东威海的海草房文化等。地域文化它反映了其社会、经济、观念、生态、习俗以及自然的特点,它就是该民族情感的根基。 在“设计遵从自然”途径中,评价场地的基本指标是适宜性和适应——选择合适的环境以及适应这个环境以求更加合适。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健康和富有创造性的。一个适应性的、合适的规划可以通过尽量全面地理解特定地段(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过程来取得。这样合适的规划意味着最节省的和最有利的。景观表述为土地与土地适宜性或限制性分布相关联的土地属性的嵌合图,呈点—线—面分布格局。 场地纠集自然和人事,成为承托自然和人事衍生、变化的平台[3]。地域的特征是创造场所精神的重要源泉。深入地研究城市的历史,充分利用自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