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基本功评比1 记忆力训练【教学对象】初三( 21)班全体学生【课程设计】1、对相关年龄特征的阐述记忆力是一种重要的心智能力,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初三学生意义识记能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性别成熟差异和潜能外现迟早的不同,他们在认识水平的发展表现的不一致,而已在急剧增加的中学课业负担下,成绩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由于记忆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认知状态,再加上一些教源性及家源性因素的长期影响,使得学生记忆力发展不成熟,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2、对活动宗旨、意义的阐述初三阶段学习内容多,学习任务重,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多,如果缺乏科学的记忆方法就难以适应学习生活。科学记忆,掌握记忆方法,是获得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记忆力的主要规律;指导学生掌握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掌握记忆规律【教学难点】应用记忆方法【教学场地和时间】教室;一课时【课前准备】1、了解学生目前的记忆方面存在的问题;2、事先准备 PPT;3、测验问卷;【教学方式】心理测试、小组讨论、游戏、讲授【教学过程】热身活动活动名称:土豆丝与土豆皮活动规则:听口令,用手表示土豆(握拳)、土豆丝(手心向前)、土豆皮(手背向前)。同一项活动,为什么同学们的完成情况不一样?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点就和大家的记忆力有关。培根曾经说过:“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我们学习知识离不开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也离不开记忆。记忆力对我们非常重要。这节课,我们就进行记忆力的训练。希望通过这节课,大家能够找到提高自己记忆力的方法。教师基本功评比2 【设计意图】创设氛围,导入新课。一、记忆力的含义记忆力是记忆力是大脑获取信息, 又能根据需要提取出来运用的能力。 记是记住(识记,保持),忆是提取(再现)。【设计意图】明确什么是记忆力。二、记忆力提高的空间人脑主要是由 140 亿个左右的人脑细胞构成, 在人的一生中最多只用了10%左右的人脑细胞,其余的均在“沉睡”中,有待开发。【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记忆力都有提高的空间。三、记忆规律(一)记忆规律1:遗忘总是先快后慢策略 1:及时复习,先密后疏。(二)记忆规律2:中间的材料不好记策略 2:把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记。分记与整记相结合(三)记忆规律3:理解的材料容易记策略 3: (1)归类记忆(2)转化为有意义材料(联想、谐音)(四)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