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3-- 散剂的制备实验七散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一般散剂、含毒性成分散剂、含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及操作要点。2.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以及“等量递增法”、“打底套色法”的混合方法。3.熟悉散剂质量检查和包装方法。二、实验指导1.散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药料准备→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等。2.常用的粉碎器械有万能磨粉机、柴田式粉碎机、球磨机、流能磨、铁研船、研钵等。药物的粉碎度与药物性质、剂型的类型及给药方式等有关。因此,散剂的种类及使用方法不同,对其粉碎度的要求也不同。除另有规定外,—般内服散剂应通过六号筛(100 目) ,儿科或外科用散剂应通过七号筛(120 目) ,煮散剂应通过二号筛( 24 目),眼用散剂应通过九号筛(200 目)。3.混合是制备复方散剂的重要操作步骤。混合的方法有搅拌混合、研磨混合和过筛混合等。而混合的均匀与否直接影响散剂剂量的准确性、疗效及外观。尤其是对毒性药更为重要。而散剂中各组分的比例量、粉碎度、混合时间及混合方法等均影响混合的均匀性。因此,在混合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散剂中各组分比例相差悬殊时,应采用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2)毒性药物应添加—定比例量的稀释剂,制成倍散(或称稀释散)。必要时可加入着色剂和矫味剂。(3)若处方中含有少量液体组分,如挥发油、流浸膏、酊剂等,一般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吸收,必要时可加适当的吸收剂吸收,如淀粉、蔗糖等。吸收后再与其它组分混合均匀;若含有大量液体组分,应加热浓缩除去水分,干燥再与其他组分混合均匀。( 4)若各组分的密度相差较大时,应将密度小的组分先加入研钵内,再加入密度大的组分进行混合;若组分的色泽相差明显,一般先将色深的组分先加入研钵内再加入色浅的组分进行混合。( 5)若含共熔组分的散剂, 应根据共熔后对药理作用的影响及处方中所含其他固体组分量的多少而定。若共熔后不影响药效或增强其药效,可先共熔后再与其它固体组分吸附混合。4.称取时要根据药物的轻重正确选择和使用称器;液体药物应正确选择和使用量器。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设备器皿:普通天平、乳钵、方盘、药匙、药筛、薄膜封口机、放大镜、烧杯、量杯、玻棒等。药品与材料:冰片、硼砂、朱砂、玄明粉、薄荷脑、薄荷油、樟脑、麝香草酚、水杨酸、升华硫、氧化锌、硼酸、淀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