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要求,为实现 “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推动师生之间积极平等的充分互动、教书育人的和谐统一,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特制定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二、导师职责(一)了解学生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规划人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关心学生的生活, 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协调好家长、 学生、学校和任课教师的关系。(三)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 分配学分、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志向制定好个人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 辅导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 结合自己所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五)指导学生参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六)教育学生严肃校规校纪,纠正不良习惯,遵守法律、法令和社会公德,敢于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能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为创造和谐社会做贡献。三、学生义务(一)与导师坦诚交往,彼此尊重,互相信任;(二)恳请导师分析自身状况,制定发展规划;(三)主动做好阶段发展分析,定期向导师汇报;(四)谦虚接受、认真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四、实施原则(一)导师任课原则。 参加奥赛的学生或特长生可以选择奥赛教练或专业指导教师作导师,除此以外,学生自主选择的导师原则上是自己的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原则上在自己所教班里自主选择学生。为了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师生关系一经确定, 中途不再变更, 但根据任课教师年度工作调整,原任课教师的导师工作由续任教师接替。(二)尊重了解原则。 学生有了解导师的品德修养、 教学能力、学术水平、 个性兴趣等的权力,导师有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思想品行、学习成绩、个性需要、潜能兴趣、同伴关系等的义务。导师双方彼此尊重,在了解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理想的学导关系。(三)全面关爱原则。导师应关心学生在学业、生活、品行、心理、人生等方面情况,纠正其缺点和不足,并给予正确适当的导引,要不断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和成就。(四)因材施教原则。 导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及个别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选择,施以适当之指导,使其正常发展,养成健全人格。五、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