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诗四首教学案及答案

诗四首教学案及答案_第1页
1/8
诗四首教学案及答案_第2页
2/8
诗四首教学案及答案_第3页
3/8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诗四首教学案及答案30 诗四首 教学目标 1 、简述诗歌相关的背景知识。 2 、概述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教学重点: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涵着的深厚的情思。教学过程: 一 布置预习 ?导学 1 、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草盛( ) 荒秽() 草木长( ) 燕( )然 候骑( ) 2. 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①晨兴理荒秽() ②带月荷锄归() ③道狭草木长() ④但使愿无违( ),( ) ⑤使至塞上() ⑥单车欲问边() 3. 填空。 ①《归园田居》选自,共有 首,本诗是第首。作者 ,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诗前序。成语“ ”就出自他的这篇文章。②《使至塞上》是作者 出使边塞时所作, 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苏轼曾评论他的诗“ , 。” 二、指导学习 ?研讨 (一)情境导入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 1 、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 2 、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三)整体感知 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 2 、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3)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3 、自由背诵,检查背诵。(四)、研读与赏析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 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教师明确:(五)、研读《使至塞上》 1 、导入情境。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的蕃夷部落不断浸入,唐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 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事。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诗四首教学案及答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