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专题 —— 客观题一、高考大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和情况分析新课标全国卷《考试大纲》中对“古代诗文阅读”考点提出的考查重点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题型的变化: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由之前的两道主观题,变成选择题加主观题。考查侧重点的变化: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到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鉴赏。二、回顾 2017 年高考真题,探究命题角度1.【新课标I 卷】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礼部贡院进士就试(宋· 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提示:请同学们在每个选项后面的写出该选项的命题角度【命题角度小结】命题范围:局部赏析和整体赏析。命题角度:①内容理解②情感态度③表现手法④语言赏析(炼字、炼句)三、常见命题角度归纳与应对策略(一)内容理解方面:2.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题李凝幽居(唐·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错误选项分析】【类型】词语解释有误。B,( “少邻并”是指周围没有邻居,地方偏僻。)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古风(其十)(唐· 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