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效教案策略夷陵区小溪塔高中杨闵卓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化学知识体系的“骨架和载体”,化学基本概念、理论、计算、实验部分则是 “肌肉” ,是为解决元化知识服务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最多的基本知识;元化知识浅显易懂,条理清晰,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同时元化部分内容重复多,传统教法很难出新意, 学生易犯困从而轻视元化部分的学习。如何在元化部分教案中新课程理念,实现三维培养目标,大力提高课堂教案的有效性。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案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注重元化知识识记。元素化合物部分知识多而杂,听得懂,运用难,其主要障碍是大脑中记的东西太少,运用中能够联想的知识不够,尤其是无机推断和框图推断题。知识的积累是基础,只有把原材料准备好,才可能做出“美味的菜肴”。因此必须加强识记的检查和督导,如:、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化学方程式就像英语学科的单词,单词记不着,英语无法学,化学方程式记不着,化学照样无法学。 、特征现象。如特定颜色、气味、状态、实验现象特性。、物质的组成、结构。如等电子体微粒,电子微粒有:、、、、、、、、、、等;电子微粒主要有: 、、、、、、、等。、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二、注重运用理论知识作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内容繁多,但其中有许多内容和化学基本理论紧密联系,必须用化学理论去统率和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即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案能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结构理论,一般地判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应用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以推断其他元素的性质特点;根据氧化还原理论,能判断一种物质的氧化性、 还原性, 以及发生反应的可能性;应用电解质溶液理论,可以分析溶液中物质粒子之间的关系(粒子守恒、电荷守恒);根据化学平衡理论、勒夏特列原理,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理论,可以解释物质发生变化的一些现象和本质原因等。如原子结构决定了各主族元素的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组成(Ⅳ、 Ⅴ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组成分别为: 、、、);根据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的理论就可以说明氯水和氨水中分别一共存在种和种微粒; 、、分别与水反应都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总结等。因此, 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案中,若以化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