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度与效度分析一、信度分析信度( Reliability)即可靠性,是指采用同一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调查时,问卷调查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测量工具(问卷或量表)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信度指标多以相关系数表示,具体评价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稳定系数 (跨时间的一致性),等值系数(跨形式的一致性)和内在一致性系数(跨项目的一致性)。信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 、重测信度法同样的问卷, 对同一组访问对象在尽可能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时间进行两次测量。两次测量相距一般在两到四周之内。用两次测量结果间的相关分析或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法,评价量表信度的高低。 2 、折半法。 折半法是将上述两份问卷合成一份问卷(通常要求这两份问卷的问题数目相等),每一份作为一部分,然后考察这两个部分的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3 、折半信度法折半信度法是将调查项目分为两半,计算两半得分的相关系数,进而估计整个量表的信度。 折半信度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测量的是两半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这种方法一般不适用于事实式问卷(如年龄与性别无法相比),常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的信度分析。在问卷调查中,态度测量最常见的形式是5 级李克特( Likert)量表。进行折半信度分析时,如果量表中含有反意题项,应先将反意题项的得分作逆向处理,以保证各题项得分方向的一致性,然后将全部题项按奇偶或前后分为尽可能相等的两半,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rhh ,即半个量表的信度系数),最后用斯皮尔曼- 布朗( Spearman-Brown)公式:求出整个量表的信度系数。 4 、α 信度系数法 Cronbach α 信度系数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其公式为:其中, K 为量表中题项的总数,为第 i 题得分的题内方差,为全部题项总得分的方差。从公式中可以看出,α 系数评价的是量表中各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这种方法适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二、效度分析效度( 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效度分析有多种方法,其测量结果反映效度的不同方面。常用于调查问卷效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单项与总和相关效度分析表面效度( Face Validity)。也称为内容效度或逻辑效度,指的是测量的内容与测量目标之间是否适合,也可以说是指测量所选择的项目是否“看起来” 符合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