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向尼玛扎西学习心得体会 向尼玛扎西学习心得体会 在平均海拔 4000 米的雪域高原,有这么一位“青稞领域的袁隆平”,为青稞增产贡献了自己一生的力量,他便是西藏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博士。 31 个春秋的矢志讨论,先后主持选育 20 余个青稞品种,为西藏粮食产量突破 100 万吨作出了杰出贡献,仅藏青 2024 一个青稞品种,便为西藏农民增收 7个亿。作为西藏首位藏族农学博士,有人说:西藏人民吃的每一口糌粑里,都有尼玛扎西的科技贡献。就这样一位立志“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里”的优秀科学家,却在 2024 年 9 月 5 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途中,遭遇车祸,不幸牺牲,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初心使命。 我们永远怀念尼玛扎西同志对家国的朴素情怀。1966 年出生在西藏一个平凡家庭的尼玛扎西,也经历过一段曲折的童年历程,那时家中的青稞总是不够吃,家人只能依靠制作陶器换取口粮。这样的经历使尼玛扎西从小便怀揣着一个种好青稞的梦想。在梦想的指引下,尼玛扎西努力学习,小学、中学、大学,尼玛扎西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进入西藏农科院工作的尼玛扎西获得了前往加拿大深造的机会,导师本想留他继续攻读学位,但接到单位来信的他,却毅然放弃机会回到国内。这样的放弃不仅一次,本有机会留在国外讨论中心工作的他,却又决然回到了工资收入只有国外十分之一的西藏农科院。别人问他,他总说是党培育了他,西藏需要他,祖国需要他。 。 我们永远怀念尼玛扎西同志对事业的坚贞热爱。粮食育种工作是一项极其枯燥繁琐的工作,更遑论是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青藏高原培育青稞,但尼玛扎西一扎便是 31 年,潜心于青稞育种讨论和推广,甚至一年内也只休息三天。农科院院长办公室的门上总是挂着出差、下乡的牌子,只要一有时间,尼玛扎西便卷着裤腿,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全区的每一块田间地头,推广青稞品种、示范讲解种植技术,忙得常常忘了吃饭,只能简单地糌粑就水解决。每次同事在监控中查看试验田青稞成长情况时,总能看到院长瘦削的身影在田中站立。正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是对事业的无限坚贞热爱,支持着尼玛扎西攀上了一道道科技的高峰。 。 我们永远怀念尼玛扎西同志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作为一名学者型领导,尼玛扎西的级别已经不低了,很多事不需要亲力亲为,但一到了项目讨论上,却变得异常执拗,从宏观把控到项目申报书的小标题,事无巨细,他都十分关怀。但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