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2.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A.专业型课程B.结构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本位型课程3.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A.学科设置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C.学科顺序D.课时分配4.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5.《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客体非独立地位6.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7.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C.美国教育家杜威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8.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A.发展智力B.培养思想品德C.传授知识D.发展个性9.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10.小学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1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无关因素12.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条件。()A.后天学习和训练B.遗传素质C.教师教学水平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13.“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14.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B.社会环境的要求C.教育要求的内化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15.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A.主导作用B.制约作用C.决定作用D.内部动力作用16.提出人力资本学说的人是()A.舒尔茨B.恩格斯C.列宁D.马克思17.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A.生物遗传B.选择经验C.社会实践D.教育18.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A.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19.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________文化。()A.精神或观念B.物质环境C.建筑与设计D.自然生态20.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人才观D.国家教育传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20个空,共20分)21.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面:一是________的发展;二是________的发展。22.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的发展。23.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________与________编成固定的班级,集体上课。24.教学是完成学校________、实现________的基本途径。25.常见的教案有________、________和综合式三种。26.文化对教育具有________作用,文化发展促进________的发展。27.文化对课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________的丰富;其二是________的更新。28.和在当今世界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29.在确定智育内容时要遵循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30.教师的劳动特点由教师的________和________所决定。三、简答题(共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31.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2.简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33.简要评价“教育万能论”。34.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35.简述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36.论述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7.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