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家长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前段时间有一个网络视频,爷爷为了让孙女去上幼儿园,把孙女装进麻袋扛到校车,简单粗暴地解决了孙女不想上学的问题。 一般家长做不到这位爷爷如此的霸气。面对孩子不想上学的问题,家长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排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和身体原因,要想让孩子乖乖上学,纯凭家长“身体力行 ”地“忽悠”。 捧他当“主角” 孩子赖在床上不肯起来,哭着喊着闹着说不想去幼儿园。假如孩子喜爱看汪汪队,那就把他捧为“莱德队长”,再声情并茂、全情投入地引导他入戏,“莱德队长,我们遇到了困难,第 1 页 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赶紧起来召集汪汪队”。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加入戏,家长也要迅速入戏,不断地营造动画片里的剧情,把孩子捧做他所崇拜的“主角”。“戏精”一附身,自然乖乖起来“演戏”。当孩子觉得当莱德队长腻了的时候,就是时候请出超级飞侠了。 故意路过幼儿园 正所谓“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假如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家长不用威逼利诱,而要先顺从他再“伺机行动”。比如,孩子不想上幼儿园,就和他说那我们去买菜吧,路上故意经过幼儿园,停在附近。孩子看到幼儿园近在咫尺,在幼儿园的美好时间瞬间占满脑海。幸运的话有孩子的同班同学经过,还怕孩子不乖乖“从众”? 惩处你,不让你去上学了 孩子天生有逆反心理,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你叫他上学,他就是不去。那就充分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适当使用逆第 2 页 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向思维,刺激孩子对上学的热情,甚至可以适当地剥夺孩子上学的权利,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让孩子知道能够上学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学校是只有乖孩子才能去的地方。 营造家里不好玩的氛围 假如家里有零食吃、有弟弟妹妹玩,还能见到爸爸妈妈,小朋友留恋家里美好愉快的环境,当然不同意上学。所以家长将家里的手机、IPAD、电视、玩具都藏起来,告诉孩子“它们都去上幼儿园了。”然后再把弟弟妹妹送到爷爷奶奶家去。孩子觉得家中太无趣,太无聊了,自然怀念幼儿园快乐的集体生活了。 不要把上学当做任务 大人还有那么几天是不想上班的呢,怎么还不允许孩子有那么几天不想上学呢?家长要允许孩子间或不想上学,事先讲第 3 页 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好条件,今日不上学,明天就一定要去上学了。世界上有一大把不守信用的大人,却很少有不守信用的孩子。除非这个孩子不断地遭遇到言而无信的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