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四逆汤的体会 总结:四逆汤服用 2 0 天,腹部恶寒消失,后期服用一段附子理中汤(制附片 5 0 克,红参 1 0 ,白术 2 5 克,干姜 2 5 克,炙甘草 2 5 克。)寒症消失。 云居木 2010-05-21 21:04 转帖声明:个人体质不同,此试药文章仅作参考。大家谨慎了解药性为好。 此文章为 2008 年写的,经过传播,现在流通的附子药性也许已经改观增强,大家需要注意这个一点。 个人试用,50 克已经感觉非常热量。不太适应。 三天前开始服用四逆汤,从现在开始每天将服用四逆汤的体会记录下来,以供自己研究,也让同道们参考。 服用四逆汤的理由: 1,自己是一个中医,也经常开四逆汤给病人服用,自己却没有服用过,没有深切的体会,想体会一下。 2,自己有如下症状: a,入冬后,感觉很怕冷,不像年轻时候那么抗寒,晚上睡觉前如果不用开水好好泡脚,很长时间手脚都不得暖和;脐部受凉则易腹泻;手脚易生冻疮。 b,有时候有些腰痛,尤其是腰骶部,参加体力劳动或者性生活稍微多些的时候加重; c,小便清,大便溏,或者大便头硬后软; d,眼睛近视,有鼻炎,虽经过治疗鼻炎症状已经不是很明显,但是一旦感冒,总有很长时间鼻子不通畅而且鼻涕较多;有慢性咽炎,抽烟,每日早晨刷牙后总有一段时间咽部有痰,得用很长时间清嗓子; e,有些嗜睡,尤其是春夏两个季节,阳气甚时就昏昏欲睡;多年前有过一次心悸。 f,饭量一般,口味尚可,但是经常有食后腹胀不适的感觉; g ,舌淡红苔薄,口不渴,喝则喜热饮,饮凉则脘腹不适。尺脉沉取无力。 3,分析:太阴虚寒则饮凉即脘腹不适、食后腹胀、小便清,大便溏,或者大便头硬后软,太阴脾主四肢,太阴虚寒故四肢不温,脐腹部不能受凉;手太阴肺开窍于鼻,太阴虚寒故鼻塞不通,鼻流清涕,咽部有痰;足少阴肾经虚寒则怕冷,四逆,易生冻疮,腰痛嗜睡;手少阴心经君火不足则心悸;故综合判断为太阴少阴两经虚寒之证。四逆汤补先天命门之火,散一身之寒,祛五脏之湿,故服之。 云居木 2010-05-21 21:05 第一天,制附片 50 克、干姜 25 克、炙甘草 25 克,先煎制附片 1 小时,取一小勺尝已经不麻口,下干姜、炙甘草再煎 30 分钟,服用。单尝附子汤感觉味苦,现在服用四逆汤感觉味道苦中带甜,有姜的味道,不是很难喝。上午十点服用头煎,下午四点服用二煎,晚上九点服用三煎。三煎味道已经很淡了。看来四逆汤煎服两次即可,三煎的意义不大了。服后当天没有什么感觉。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