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左传》教学目的:1、通过课文的研讨,品味语言美,欣赏结构美。2、通过课文的研讨,理顺情节结构。3、通过课文的研讨,分析评价人物。教学重点: 分析评价人物。教学难点: 理顺情节结构。教学方法: 研讨法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先简述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再由先秦文学概述转入本文所出自的《左传》)1、《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相传作者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着重记叙了春秋时期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善于叙事,其中描写战争尤为精彩。2、春秋战国是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群雄争霸。各诸侯国对外要防范他国的进攻, 对内也要维护政权的稳定, 这就导致了统治者内部出现了非常残忍的尔虞我诈、 互相倾轧的矛盾冲突。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春秋初期发生在郑国的一个历史事件。3、《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郑国邻近东周都城洛阳,郑武公与其子郑庄公都曾在周王朝中任卿士之职。 庄公希望在政治上能大有作为,梦寐以求的是扩张郑国的势力,因此首先考虑到剪除异己,巩固自己在国内的地位。本文所反映的是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即位,其弟共叔段欲争权夺位,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实。二、诵读课文(播放朗诵录音,理解文意),分四组讨论下列问题1、课文标题内涵。2、故事情节结构。3、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关系。4、你对郑庄公这个人究竟怎么看待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最后老师展示参考答案。1、标题内涵:“郑伯克段于鄢 ”原本是《春秋》里的一句话, 意思是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共叔段。郑伯,指郑庄公。鄢,地名,在今河南鄢陵。这题目里含有一个故事:隐公元年,郑国国君之弟共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共叔段,使他“出奔 ”。2、情节内容①姜氏请立共叔段( 1) (矛盾的开端)叙述 “郑伯克段于鄢 ”的背景,着重写姜氏对两个儿子的爱恶之偏。正是母亲的偏宠偏爱, 导致了后来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悲剧。“遂恶之”的“遂”,把姜氏的任性偏执很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着重描述了母子关系, 那么姜氏对两个儿子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恶之(郑庄公)欲废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