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患者身份识别整改措施 患者身份识别措施 为仔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院临床工作实际,开展落实《就诊者身份确认制度》活动,经讨论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落实《就诊者身份确认制度》活动,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和措施,进一步落实医患沟通和查对制度,改进医院管理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严格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提高医疗质量,有效防范风险,消除医疗护理隐患,更好地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安全。 成立实施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陶丰 副组长:韩宪云程学玲 成员: 宋纪花田芳赵玲冯莉韩萍臧姚远 三、具体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二)、保证用药的安全;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别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嘱 ; 四、主要措施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在标本采集、给药前等给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 2 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程序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 3 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4、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别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患者身份。 5、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6、门诊、病房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当病人被收治住院时,使用病人标识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 24 小时随身标识。标识应记载病人姓名、病人编号等重要信息,并保证对病人身份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病人腕带标识必须不怕水及酒精擦拭。 (2)在实行各种治疗操作前,包括发送药品、输液、输血、样本采集,必须核对病人标识腕带以确定病人身份。除特别情况外,对标识信息无法辨别或标识丢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