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南录后序》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序言的写法。2、认知、识记某些实词的形、音、义,理解有关的几个虚词在文中的用法。3、理解本文在叙述中间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及长短句、排比句、对偶句交错使用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认知、识记某些实词的形、音、义,理解有关的几个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在叙述中间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及长短句、排比句、对偶句交错使用的表达效果。学法指导诵读法:自主学习,反复研读,思考探究。教学过程个人复备一、导入:诗词导入学生背诵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后,指出《V 指南录〉后序》一文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动解释。二、检杳预习:1、介绍文天祥。文天祥(〜)号文山,南宋大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理宗祐宝四年()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江西赣州市)。德祐元年(),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2、关于序与跋。序、跋: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作或出版意旨,编作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字音士萃于左丞相府(1)纾祸(u)缙绅(1e)觇北(d)遽轻吾国(Ci)构恶于前(e)羁縻(T)(i)请使诣北(1)东西二阃(u)2天高地迥(0)避渚洲(U)诋大酋当死(丫)三、互动探究、精讲点拨:(一)整体感知4、介绍文章结构层次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自述出使元营所遭遇的种种磨难,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英勇抗争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第二部分(第一自然段)说明诗篇的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生发忠诚报国、死而无憾的感慨,且交代诗集的题名。(二)研读文本5、阅读分析第一段。(1)字词①除:授官。②都督:统率。③ 所出:所字结构,“所+动词”一种名词结构。④ 会:适逢。⑤当国者:掌管国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