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酸沉降2008年3月,王振山讲解

酸沉降2008年3月,王振山讲解_第1页
1/10
酸沉降2008年3月,王振山讲解_第2页
2/10
酸沉降2008年3月,王振山讲解_第3页
3/10
1 酸沉降 (2008 年 3 月,王振山)近地面层大气化学与空气污染一、酸沉降1、酸沉降的分类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两种途径迁移到地表的过程。在早期的研究中,人们几乎完全致力于湿沉降(即酸雨) 的研究, 后来发现引起环境问题时,往往是干、湿沉降综合作用的结果,两种作用各占50%。因此,近年来已逐渐用“酸沉降” 来取代“酸雨” 的提法, 酸沉降化学 就是研究干、 湿沉降过程中与酸有关的化学问题。⑴、酸性湿沉降: 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降水(即天然降水, 或称大气降水, 包括雨、 雪、雾、霜、雹、露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而降落到地面的过程。⑵、酸性干沉降:指大气中的污染气体和颗粒物等酸性物质,在非降水时, 通过重力或气流的作用,直接迁移降落到地表的过程。2、作用机制⑴、湿沉降的作用机制①、雨除( rainout)雨除是指被除去的物质(气体和颗粒物)参与了云的形成过程,即作为云滴的凝结核,使水蒸汽在其上凝结,云滴吸收、附着、溶解大气中的成分,并伴随化学反应的发生。②、冲刷( washout)冲刷是在云层下部即降水过程中的去除。﹡湿沉降可以去除大气颗粒物总量的80~90%。﹡酸雨( acid rain)就是酸性物质的湿沉降而形成的。⑵、干沉降的作用机制①、重力作用大气中直径大于10μ m的颗粒物,可以通过重力作用降落在土壤、水体表面或植物、建筑物上,被吸附或吸收。②、随气流的对流、扩散作用直径过小的大气颗粒物,随着气流的对流与扩散,与地表碰撞而被吸附或吸收。干沉降 :通过重力对颗粒物的作用,使它沉降,沉降的速率与颗粒物的粒径、密度、空气运动粘滞系数有关,如:颗粒直径 ( μ m)沉降速率 (cm· s-1) 到达地面所需时间0.1 8×10-52-13a 1 4×10-313- 98h 10 0.3 4- 9h 100 30 3-18min 3、酸雨现代酸雨的研究是从早期的降水化学发展而来的。早在1761~1767 年, Marggraf 就进行了雨雪的降水化学测定。“酸雨”一词是英国化学家罗伯特·安格斯 ·史密斯( R· Angus Smith)于 1872 年首先提出的,在其《空气和雨:化学气象学的开端》一书中首先使用了"酸雨 "这一术语,指出降水的化学性质受燃煤和有机物分解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指出酸雨对植物和材料是有害的。Potter(1930) 最早采用 pH 来表示雨水的酸度。1982 年 6 月召开了“国际环境酸化会议”,标志着酸雨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⑴、 pH<5.6 的降水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酸沉降2008年3月,王振山讲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