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节水农业建设调研报告]村庄建设调研报告[节水农业建设调研报告]村庄建设调研报告 建园区、创精品,大力进展节水农业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约占总用水量的 70%,而农业用水的 90%是灌溉用水。资料显示,按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我国年缺水总量约为 300 亿~400 亿立方米,每年农田受旱面积 700 万~20XX 万公顷,因缺水少生产粮食 350亿~400 亿公斤。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进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解决水短缺问题,节水是重要途径,而节水首先要在农业上做好文章。 榆次区位于山西中部,是晋中市政府所在地,也是晋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辖 6 个山区丘陵乡镇,4 个平川乡镇,289 个村民委员会,410 个自然村,总人口 53.73 万人,农业人口 26.62 万人,农户 8.16 万户。耕地面积65.61 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 2.46 亩。地域面积 1327 平方公里,由东向西依次为基岩山区(32%)、黄土丘陵区(36%)、冲积平原(32%)三个地貌单元,山区、丘陵地貌占全区面积的 2/3,靠天吃饭的农田占全区农田的一半还强。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区水资源按人均和耕地面积进行折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290 立方米,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为 185 立方米,与全国人均占有量 2770 立方米相比,占 10.5%,与全国亩均占有量 1860 立方米相比,占10.0%,属水资源严重缺乏型县区(特别是山区、丘陵区)。 一、全区节水农业建设现状 1.工程节水农业进展势头良好 近几年来,全区上下高度重视进展节水农业,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工程节水与旱作节水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究进展节水农业的途径,在政策方面不断完善,形式更加多样,技术日趋成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区的农田水利进展由过去单一的建设型向效益型转变,根据“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地方经济进展”的工作要求,就如何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资源重组。根据我区地下水资源先天不足、地表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水资源利用程度低下而需水量逐年加大的实际情况,在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同时,在挡住天上水(雨水集蓄利用)和蓄住地表水(引洪补源)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通过三年解困,有效解决了丘陵山区群众饮水困难,水保治理和淤地坝建设改善了流域内生态环境,平川农田已基本实现田、林、路、机、电、井、渠“七配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截止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