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针推联合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浅谈针推联合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 耿文婧 赵敏 李雪 邢燕军 冯颖颖 【摘 要】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近年来,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部分患儿在呼吸道感染后继发多系统功能失调,导致感染的迁延不愈。“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儿科专家孟仲法教授于 1982 年正式提出,是指小儿在一次或多次急性或亚急性感染后不久产生一组与脾虚证相似,或以脾虚证表现为主的综合症候群,且按健脾和理脾为主的治疗方法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本综合征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月至数年之久,对小儿的健康影响很大,发病率不低,其原发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1] 【关键词】针推; 小儿; 感染; 脾虚 【 中 图 分 类 号 】 R47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文 章 编 号 】 1672-3783(20XX)08-0161-01 近年来讨论证实,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为在感染基础上,免疫、遗传、饮食、环境、不当治疗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4]。小儿脾常不足,一旦外感温热之邪,则伤津耗气、健运失司,不能运化水谷,从而引起气血生化无源等脾虚症状,假如滥用苦寒清热之剂或抗生素,就会加重脾虚综合征病情,造成病程迁延,该病外因在于外感湿邪,病机在于脾失健运[5-6]。本综合征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月至数年之久,对小儿的健康影响很大,发病率不低,其原发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实验室检查示营养代谢及免疫方面的失常,如感染后脾虚综合征证候群的患儿有轻度贫血, 白细胞轻度增加和中性白细胞百分率增加;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细胞免疫功能偏低; 血中免疫球蛋白如 IgG 及 IgA 偏低, 免疫复合物增高; 头发微量元素测定中锌、铁、铜、钴、镍、钙偏低和铅偏高。 目前临床西医治疗该病,多采纳输液及口服肠道粘膜保护剂、肠道菌群调节剂等治疗,临床效果不甚理想,中医辩证论治内服中药但味苦量多,小儿难接受,且易哭闹, 治疗有一定困难, 因此寻找一种适合小儿特点的治疗方法 是现在许多医者关注及讨论的课题。 笔者针对儿童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调气助运, 疏通脾胃气机, 调整其升降功能是小儿健脾疗法中的重要环节。运用小儿针推疗法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 除可免除小儿服用汤药之苦外, 既顾护了脾胃之气, 又有调畅气机、扶脾健运的作用。笔者选取临床一典型病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