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脚碑笔画解读中书网闻钟阁主体书法浅谈体,指北朝元时的书体,见于当时的刻、摩崖、造像等。时楷书初兴,脱出隶法,故体貌百变, 而以正凝重为主, 世称“北碑体”,或以元三朝中北水平最高,又为之曰“体”。故康有为《广艺舟双辑,备第十》曰:“北碑莫盛于,莫备于”,代表作品有《门铭》 、《灵高碑》、《鞠彦云墓志》、《晖福寺碑》、《吊比干墓文》、《秋生造像》、《始平公造像》、《大眼造像》、《解伯达造像》、、《文公碑》、《猛龙碑》等等,其笔气浑厚,总态跳宕,长短大小,各因其体,;分行布白,自妙其致;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平之,皆极精彩”。从书法史上看,“体”是楷书的发展时期,上承、钟,下启隋、唐,但与南书法比较,发展较慢,清· 阮元《擘经室集,南北书派论》曰:“北碑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磅”。经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的鼓吹,学习“体”之风大炽,形成“碑学”。本帖子只涉及《始平公》 、《猛龙》、《文公碑》,其他就不再展开。以已故近代书家邓散木、 当代碑大家伯翔、 松的经典例, 结合叟的学习体会与书道朋友们共同探讨。由于老朽学识浮浅,不当之处望同道们多多指教!一、用笔:用笔指行笔的起、落及提、按、顿、挫和藏锋、露锋、中锋等等。体的落笔、收笔一般都明显利落。“龙门”中的大部分作品,笔势雄奇,属“笔”一类。一经用刀刊刻,一笔一画,锋芒显露,呈现棱角。加之结字布满四,字势更显得整厚重。 这一类以《始平公》、《灵藏》、《大眼》、《秋生》等碑为代表, 而《始平公》则首推第一。. 页脚(一)点现以已故近代著名书法家邓散木先生 1984 年编写的《怎样临帖》一书,选取《始平公造像》里摘取几个字来说明“笔”的特征和写法。邓散木先生的“笔”写法技巧运用了“切、翻,其值得注意的还采用了“回”,这点与伯翔先生的运笔技巧很是相似,极易上手)松先生在《猛龙笔法分析》中说:”我们知道,楷典型的、标志性的笔画形态就是“笔”。笔的概念与圆笔对应,就是笔画的造型见棱见角。通过多年学习楷的经验、体会甚至是教训告诉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笔技巧如果不能真正掌握,是根本入不了楷之门的。”松先生把“体”典型的笔进行常规的分类和筛选,并将以“点”的书写来切入,进入微的解析与讲解,同时,再由点逐渐延伸开来分析其它的笔画的书写。之所以由“点”开始,我们的思路和依据是:a、点的笔技巧是最基本、最典型、最重要的技巧。b、其它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