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叙永煤矿1593 综采工作面地面沉陷观测设计叙永煤矿地测部二 0 一七年三月编制:审核:地测副总:采掘副总:总工程师:编制单位:叙永煤矿地测部编制日期: 二 0 一七年三月七日四川省叙永煤矿1593 综采工作面地面沉陷观测设计一、概述1593综采工作面参数:机巷走向长756m、回风巷走向长768m,平均走向长度 762m;倾斜长:225m,煤层最大倾角 18°,最小倾角 13°,平均倾角 15°,煤层实际倾斜面积 151891 ㎡。C19 煤层特征为:半亮-光亮型煤,结构简单,不含夹矸、煤质好,易碎,俗称"大炭"。机、中、风巷煤厚为:0.88m 至 1.15m,平均煤厚为:1.15m。1593 综采工作面为于朴长湾至大湾一带,地表无大型建筑,,无居民区,大部分为杂木,无大的水体,工作面埋深 250m 以上。该工作面水文条件简单,地表无大型水体。 C19 煤层距上部长兴组灰岩67m,距下部茅口组灰岩 26m,主要充水水源为断层裂隙水。该工作面西南翼为 1592 工作面(现采空区),1593 综采工作面布置在15 采区上部,1593 综采工作面上部 90m 为刁林沟煤矿矿界,1593风巷施工时严格执行了"有掘必探"未发现上部巷道及积水。根据现有资料分析:1593 综采工作面主要水源为裂隙水,预计 1593 工作面正常涌水量 0.05m³/min,最大涌水量 0.20m³/min。二、建立观测站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研究是开采沉陷规律研究的最可靠手段。根据有关规程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因此,在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主要目的有:(1)由于本矿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设置观测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本地区因地下煤层开采后,采动地表的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包括各种移动角、边界角、移动与变形预计参数,并为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环境评价和矿井设计时,对于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的压煤开采论证提供评价依据;(2)为安全合理的留设保安煤柱提供技术参数,也为安全合理开采保安煤柱提供理论依据;(3)为开展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的开采提供变形预计方法,以便在进行“三下”采煤时,为合理布设工作面和选定开采顺序、制订建(构)筑物及河堤加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4)由于综合机械化开采地表沉陷变形的特殊规律,为了寻求在观测站布设方法、观测手段、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合理性。三、观测站工作内容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基本工作内容可归纳如下:(1)地表变形观测站设计;(2)地表观测站实地布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