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课件

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课件_第1页
1/6
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课件_第2页
2/6
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课件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课件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课件 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课件 1.理解典故在表达中的作用。 2.理解词的含义,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词人的思想情感。 3.理解辛弃疾深沉的爱国激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麾 huī 炙 zhì 霹雳 pīlì 赢 yíng 蓦 mò 阑珊 lánshān 八百里麾下的卢霹雳生前身后名 1.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从小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20岁时,率领 2024 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曾任建康府(今南京市)通判等职。在历任地方官期间,他重视进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做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才能。因此受到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近 20 年。晚年,情势危险,又被起用,但仍不得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2.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其词反应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作品题材宽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有《稼轩长短句》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味道,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味道,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是一首颇受喜爱的小令。整首词通过"不识愁味道"的少年时期与"识尽愁味道"的"而今"对比,抒发了郁结于胸的深沉忧愁和强烈愤懑。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第 1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排遣,于是在博山石壁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渲染"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词中前后片"愁"的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指春花秋日的闲愁,后者指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 首句,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爱上层楼",无愁找愁。 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辛弃疾词三首教学课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