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 4 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地点: 三、调查对象:路两边的商店 四、调查方法:实地观察 五、调查人: 六、调查报告: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错别,乱用错别的现象真的是五花八门。比如:某热水器专卖店门头上写着随心所浴;服装店门前写着衣衣不舍;往前走,我又发现了一个小餐馆叫快乐食刻;理发店门头上写着今日说发;药店里的广告更让人哭笑不得,明明是刻不容缓,被他们说成了咳不容缓。 我觉得:虽然浴和欲、衣和依、时和食、法和发、刻和咳是同音,但意思完全不同,用错了说不定就会闹出一个大笑话,让人笑掉大牙,可是一些商家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谋取私利,还是在写的时候故意滥用,这样给我们小孩子带来很多误解和麻烦。 调查后,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某些商家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误导大家,因为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爱汉就是爱自己的祖国,希望大家加强对错别危害性的认识,正确使用汉,为我们中国的文化锦上添花。 范文二 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小学生在校学习更是无时不刻与汉打交道。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会在使用汉的过程中发生错误,学生作业中的错别更是屡见不鲜,司空见惯。为了了解学生写错别的原因,帮助学生法律规范用,我展开了调查讨论。 错别是错和别的总称,错指写得不正确的,即写成不成其为的,而别则是用其他代替应写的。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量增大,错别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四年级达到顶峰,五六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 错别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1.汉本身的特点。 (1)结构复杂。汉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典》就收集了 8000 多个汉,不同的结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构成分约有 1000 个笔画之多。在 1952 年原教育部公布的 XX 个常用中,每个平均有 11 画之多,其中在 17 画以上的就有 221 个;每个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或不成为。例如:未末,酒洒。 (2)同音多。在普通话中,有 1000 多个单音节同音。假如不计声调,汉仅有418 音节,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 733 个,存在一多音(调)、一音多的现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2.小学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