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型实训基地建设作者:侯广旭来源:《职教通讯》2018 年第 24 期摘要:职业院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推进产教融合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实训基地建设的各种途径,提出“现代实训基地”的新概念,阐明了建设现代实训基地的关键问题,即开展全面的深度校企合作,开发实训基地的生产、教学、研发、服务功能,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作者简介:侯广旭,男,高级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24-0001-07新时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性要求注重内涵发展。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8〕1 号)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学校应如何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如何深化产教融合?下面从职业学校的角度分析应如何理解产教融合,以及推进产教融合的具体措施。一、对产教融合的理解产教融合顾名思义是指产业与教育联合培养人才。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产业由行业构成;行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即由企业和自由职业者组成。[1]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类。其中,学校教育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五种教育类型。从层级观察,教育对应产业,职业学校对应企业,如图 1 所示。在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更是职业学校实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必由之路。可见,对职业学校而言,产教融合的落实就是开展校企合作,职业学校与企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二、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关系职业学校与企业的相互需要是客观存在的。职业学校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但学校经常反映无法把握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普遍反映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具备岗位工作技能和素养的标准;学校希望企业主动协助学校人才培养,增加教育投入,但企业看不到利益增长点,对此缺乏热情。部分企业愿意与学校开展合作,但往往被学校提出的不合理要求难倒,如要求企业主导建立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