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量的涵义,了解这一概念提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掌握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及其所表征的对象;3、掌握物质的量的单位和会正确的使用物质的量这个基本物理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探究情景进行教学,增加学生主动求知的精神;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讲练结合、归纳总结。(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入新概念,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热爱科学的感情;2、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3、结合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使学生领悟到运用微观与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二、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单位、以及物质的量所表征的对象。三、教学难点: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单位。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提出问题,创设情景,联系实际生活,类比法,讲练结合,归纳总结。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体现的教学技能要素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学过了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请同学们回顾并告诉老师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有哪些?请同学们看 PPT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告诉老师这个化学方程是的具体意义回答老师的问题:1. 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2. 2.表示个物质间的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3. 3.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4. 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回答问题:表明了反应条件是点燃,复习导入新课,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把所复习的知识具体用到例子中。把知识联系起来。导入技能、提问技能形成连接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表明物质间分子个数比的关系,2 个 H分子和 1 个 O 分22子生成 2 个 HO 分2子。以及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比的关系。对,通过刚才的回顾,我们知道 2 个 H 分子和一2个 0 分子生成 22个 HO 分子,如2果我们要制一滴水,需要多 H2分子少和 O 分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形成连接,提问技能PPT 问:一滴水有多少个水分边看 PPT 边思考激发学生好奇心及学习兴趣讲解技能、多媒体应用技能提问技能通过刚才的展示,我们知道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有千千万万个,数不清,接下来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几个问题:PPT听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