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版 CSCO 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引言:自 2018 年 CSCO 头颈部肿瘤指南首次发布以来,“基于证据、兼顾可及、结合意见”的 CSCO 系列指南受到临床医生广泛的关注和好评。2020 年初在 CSCO 副秘书长、头颈肿瘤专委会主委郭晔教授的带领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专家组共同基于最前沿的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进展,在2019 版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临床实践,调整了不同方案的证据级别和推荐等级,重磅推出《2020 版 CSCO 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1.兼顾国际前沿性和中国可行性本次指南首次增加了Ⅲ级专家推荐,而2019 版的指南只有Ⅰ级和Ⅱ级专家推荐。不同等级的专家推荐是基于不同的证据级别,比起Ⅰ级、Ⅱ级专家推荐,Ⅲ级专家推荐的内容证据级别较低,相当于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的ⅡB 类推荐,其证据多是回顾性研究、个例报道的文献等,存在一定的争议性,但是在临床上可以选择,结合我国医疗、经济水平以及药物的可及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的实际情况,对于二、三线医院及基层医生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2.进一步明确 MDT 多学科团队的构成和推荐“头颈部肿瘤诊疗总则”部分:由于头颈部肿瘤的诊疗需要兼顾肿瘤缓解、生存延长及生活质量提高等多个方面,新版指南继续强调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强调包括外科、放疗科和肿瘤内科在内的三大学科以及放射科、核医学科、营养科等相关学科部门,并强调MDT 的治疗原则应当贯穿始终。研究表明,和传统单一学科诊疗模式相比,MDT有助于缩短治疗等待时间和改善治疗预后,并且大约三分之一的治疗模式有可能发生改变[1][2]。因此,针对“MDT 学科构成”我们增加了Ⅲ级专家推荐。我们在Ⅲ级专家推荐中,增加了口腔科和康复科的参与,心理科由Ⅱ级专家推荐调整为Ⅲ级专家推荐。3.立足中国实际,诊断原则更具针对性“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原则”部分:“影像诊断”部分的标题修改为“临床和影像诊断 ”,其中Ⅲ级专家推荐中增加了颈部 B 超;“病理学诊断”中主要增加了“EGFR 免疫组化检测(针对鼻咽癌)”和“HPVDNA 或 RNA 检测(针对口咽癌)”的Ⅱ级专家推荐;“根据组织形态学明确鳞癌和其他类型头颈部肿瘤”对于“所有手术标本”都适用,是Ⅰ级专家推荐;原来Ⅱ级专家推荐中的“测量原发肿瘤侵袭深度(针对口腔癌)”调整为针对“根治性手术标本”的Ⅰ级专家推荐,针对“根治性手术标本”,新增“原发灶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