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的护理常规1、监护护士要熟悉各类监护仪器及抢救仪器的使用,了解报警原因,全面了解所分管病人的病情,分工明确,团结协作。2、所有病人均要持续 24 小时进行心电监测,每小时测量并记录 HR(P)、RR、Bp、SpO2,每 4 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新转入或新入院的病人要测量并记录进病房时的生命体征,动态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特护记录单,并体现专病专护。3、严格遵医嘱计划输液,必要时采用输液泵输液,不允许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情况除外),所有药物使用时必须三查七对,准确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4、保持尿管及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脱管现象发生,并预防交叉感染。5、按时或随机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擦洗,做好晨、晚间护理,做好“六洁”“四无”工作,危重病人卧位舒适,及时进行相应评分(GCS 评分、镇静评分、Breden 评分)。6、严格进行交接班工作,认真执行各相应的交接程序。7、有 S-G 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IABP、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等特殊监护及治疗时按各常规护理执行。ICU 综合征的护理常规ICU 综合征:是 ICU 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新医疗器械和医药品的不断开发,重症疾病诊治水平明显提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疾患。多元文化护理是指将多种文化渗透到护理工作中,对病人施以全程、全方位、多媒体的影响,以利于疾病的康复。日本学者强调预防本征的发生比治疗更为重要。怎样应用多元文化护理使 ICU 患者病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防止 ICU 综合征的发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ICU 综合征1.1概念ICU 综合征是指在 ICU 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985 年日本学者黑泽尚提出 ICU 综合征新概念为:在 ICU 监护的病人,意识清醒 2~3 d 后出现谵妄状态和其他病征,并且这些表现在转室后 3~4 d 依然存在的,称为 ICU 综合征。就日本文献看,ICU 收治的病人中 30%~60%发生本征。国内文献尚无统计。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程度轻重不一,主要是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伴随症状。①谵妄状态。是本征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明显下降。②思维障碍。既可通过语言,又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③情感障碍。少数病人表现为情感高涨和欣快症,多数病人表现为情感抑郁。④行为动作障碍。行为动作失常,如乱喊乱叫、撕衣毁物、打人骂人等。⑤智能障碍。老年病人在 ICU 监护中发生的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