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241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形成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金融机构体系10/24/242一、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形成金融机构金融余缺双方进行金融交易的媒介体间接:通过负债业务筹集资金,通过资产业务分配资金产生与形成货币兑换业和银钱业:金银兑换、保管、汇兑近代银行业:提供服务+支付利息→→存款贷款现代银行业:高利贷银行转化;股份制银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专业银行,专业化金融企业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机构投资者获得更多的信息确保金融体系健全和安全改善货币政策控制10/24/243二、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主要理由说明降低交易成本——规模经济法律成本/签约成本—贷款合约金融市场交易成本—浮动佣金规模经济—流动性服务+风险分散改善信息不对称表现—后果逆向选择——冒险家/大骗子——贷者不放贷道德风险——信用风险增大——贷者不放贷改善甄别风险,防范逆向选择损失——经验/办法监督贷款使用,防范道德风险——另有专长10/24/244三、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体系的概念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货币运动、信用关系和金融市场活动都离不开各种类型的专门从事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相互协作,相互联系,构成具有整体功能的金融机构体系。所谓金融机构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种不同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及其相互关系。一国的金融体系,如果着重从金融机构角度来分析,便是金融机构体系。它实际上是金融体系的基础。10/24/245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构成金融机构通常分为银行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两大部分。各种类型银行的总体,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大体上,就其经营活动的特点来划分,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一般包括四大部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各类专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除了银行金融机构以外,各国通常还有各种类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主要有: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储金局等。10/24/246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区别资金来源和运用不同信用创造功能不同监管方式和程度不同地位和作用不同总体而言,在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中,中央银行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商业银行是主体和基础,银行与非银行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相互协调,共同发展。10/24/247四、金融机构体系:西方地位/职能主要负债主要资产中央银行核心和领导;货币政策金融监管货币发行集中准备金财政存款再贷款/贴现证券投资黄金/外汇占款商业银行主体和骨干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公众存款DdDt,Ds(同业拆借,等)贷款/投资短期商业中长期工商贷款消费信贷债券/证券投资10/24/248专业银行主要负债主要资产储蓄银行储蓄存款(Ds)不动产抵押贷款;消费信贷;证券投资不动产抵押银行股票、债券、票据不动产抵押贷款开发银行财政拨款/官方投资;金融债券;建设债券长期开发贷款进出口银行官方投资/财政拨款;金融债券出口信贷;贷款担保农业银行财政拨款;金融债券农业信贷10/24/249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负债主要资产/业务证券公司股票、债券证券发行、交易、咨询保险公司保险费长期证券,不动产抵押贷款退休养老基金雇主/员缴款中长期证券投资基金股份/受益凭证证券信用社股金/存款消费贷款;工商业贷款金融公司票据、股票、债券工商贷款;消费信贷其他金融机构多种形式股权投资、实物投资等(一)中央银行类型和职能发行的银行:享有货币发行的垄断权政府的银行:代表政府管理全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经理国库。银行的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我国的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五、金融机构体系:中国11中国人民银行1、历史沿革1948年:成立1984年: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92年:剥离证券业监管职能——证券委、证监会成立1993年:职能界定——货币政策、金融监管1995年:法律明确央行职能,堵财政透支和借款1998年:剥离保险业监管职能——保监会;1999年:按经济区划设置9大分行,两个营业部(京、渝)2003年:剥离银行业监管职能——银监会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