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主题椭圆1.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了解椭圆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椭圆的定义(注意定义中的限制条件)、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教学目标3.能够应用直接法、待定系数法、定义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并注意其标准方程有两种形式.4.了解椭圆的简单应用.教学内容1.椭圆的定义(1)定义:在平面内到两定点 F1,F2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或集合)叫椭圆.这两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焦距.(2)集合语言:P={M||MF1|+|MF2|=2a,且 2a>|F1F2|},|F1F2|=2c,其中 a>c>0,且 a,c 为常数.注:当 2a>|F1F2|时,轨迹为椭圆;当 2a=|F1F2|时,轨迹为线段 F1F2;当 2a<|F1F2|时,轨迹不存在.2.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标准方程x2y2+=1(a>b>0)a2b2y2x2+=1(a>b>0)a2b2图形13.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判断直线与椭圆方程联立方程组,消掉 y,得到 Ax2+Bx+C=0 的形式(这里的系数 A 一定不为 0),设其判别式为 Δ:(1)Δ>0⇔直线与椭圆相交;(2)Δ=0⇔直线与椭圆相切;(3)Δ<0⇔直线与椭圆相离.4.弦长公式(1)若直线 y=kx+b 与椭圆相交于两点 A(x1,y1),B(x2,y2),则|AB|= 1+k2|x1-x2|=2b2(2)焦点弦(过焦点的弦):最短的焦点弦为通径长,最长为 2a.a5.必记结论x2y2(1)设椭圆 2+ 2=1(a>b>0)上任意一点 P(x,y),则当x=0 时,|OP|有最小值 b,P 点在短轴端点处;当x=±a 时,ab|OP|有最大值 a,P 点在长轴端点处.(2)已知过焦点 F1 的弦 AB,则△ ABF2 的周长为 4a.11+ 2|y1-y2|.k题型一椭圆的定义及应用2x2y2例 1、已知椭圆+=1 上一点 P 到椭圆一个焦点 F1 的距离为 3,则 P 到另一个焦点 F2 的距离为()2516A.2C.5方法点拨:应用椭圆的定义.答案D解析根据椭圆的定义|PF1|+|PF2|=2a=10,得|PF2|=7,故选 D.[条件探究]若将典例中的条件改为“F1,F2 分别为左、右焦点,M 是 PF1 的中点,且|OM|=3”,求点P 到椭圆左焦点的距离?解由 M 为 PF1 中点,O 为 F1F2 中点,易得|PF2|=6,再利用椭圆定义易知|PF1|=4.x22例 2、(2018·漳浦县校级月考)椭圆 +y =1 上的一点 P 与两焦点 F1,F2 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焦点三角形.4→→(1)求PF1·PF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θ(2)设∠F1PF2=θ,求证:S△ F1PF2=tan .2方法点拨: (1)利用向量数量积得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