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源自《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一种综合干预的方法,其效果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治穴位、贴治时间,以及皮肤反应等均有一定关系。为了保障这一疗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规临床操作、指导广大患者科学就医,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全国长期应用这种疗法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操作规研究》课题组(参加单位: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省中医院、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药大学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门医院、省中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省中医院、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省中医院、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充分依据临床研究证据,根据临床使用的经验,制定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临床应用指导性意见草案,以供广大医生、患者参考使用。..适应病症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重点推荐: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3、小儿体虚易感冒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近年也有专家探索将其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禁忌人群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3、瘢痕体质者;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慎用人群1、孕妇;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恶性肿瘤的患者;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5、2 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操作规..1、药物组成基本沿用清•璐在《氏医通》书中所记载的处方,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麝香作为基本方,并结合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其他药物可选用如皂角、百部、前胡、丁香、冰片、麝香等。目前,麝香已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