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幸福密码》读后感“我知道与生俱来的渺小和孤独感,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为了对抗这种孤独,人们聚集成群,发明了语言和文字,分享感受与心得。在茫茫空虚中与另外的心灵对接,以精神之水,相濡以沫。在天的尽头,人容易忧郁。在语言的尽头,人有希望重生。”这是毕淑敏的《破解幸福密码》一书中自序部分的一段文字。从读序开始就深深的吸引了我。这段文字使我找到了困惑已久的答案——一直以来,我常常会感到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原来这种感觉是与生俱来的。幸福是温馨、美丽的字眼,幸福是人人心中的渴望,“幸福有盲点,失去过的人才知其可贵”。“幸福感来源于目标感,有意义的快乐便是幸福。”这是这本书给幸福的注解。书中注重的是心理方面的感知,强调我们如何寻找幸福。书中写到的学会用荷尔蒙去寻找幸福,是最有趣的一部分,似乎是在谈论医学,但此医学非彼医学,它紧紧的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内啡肽这一强大的内分泌系统,就是我们得以感知幸福的物质基础。”境由心造,烦恼是自己找的,幸福需要自己寻找,需要自己用心体会。古人云“知足者常乐”。要学会享受当下,着眼未来,做乐观的人。要刻苦学习,从学习中收获成长的幸福;要努力工作,在工作中享受职业幸福;要真诚待人,从交往中感受和谐幸福的人际关系。其实生活中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温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动,无一不蕴藏着幸福的元素。学会“慢慢走,欣赏啊。”因为幸福并不是爬到了山顶的那一刻,而是贯穿在攀登的全过程。其实教师原本就是是幸福的职业,因为这职业能够做到像毕淑敏说的“对他人有所帮助”,因此教师是一种距离“幸福”很近的职业。精心认真地备课,反复磨课的过程是很辛苦的,但是,当我们在课堂上感受到学生的喜爱与认同的时候,我们就不再感觉到劳累,而会感觉到幸福了。试想,一个单位,如果人人都能体会到工作是一种幸福、忙碌是一种幸福,那么,第1页共11页它一定是风清气正,充满生机和活力,各项工作定会风生水起,高歌猛进。人常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道德高尚的人进行对话。读毕淑敏的《破解幸福密码》,如同饮用一道心灵鸡汤,字字句句渗入内心,让人豁然开朗,明了今后的生活中、工作中要朝着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第二篇:《破解幸福密码》读后感幸福,只有一转身的距离我们生活的世界曾是那么地广袤无垠、恍若没有尽头,然而科技使沟通变得无处不在,世界突然变成了“地球村”。可心与心之间,却慢慢地裂开了万丈沟壑。所谓咫尺天涯,莫若如此。人人都在心里追问:幸福在哪里。当我们的目光纠结于物质的虚荣变得游移不定时,当我们的心灵染上世俗的尘埃变得浮躁不安时,谁是我们最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是书籍,书籍是安抚现代人孤独灵魂的最好伴侣。灵魂萦绕着一片书香时,我们才能渐渐找回遗弃的自我。毕淑敏老师的心理保健著作《破解幸福密码》或许能为你我解答关于幸福的疑问。书中言。有意义的快乐就是幸福。人类史上的种种,不过是为着种族以及文明延续,具体到人,所谓生命的意义也无非是让“生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然而我们不幸地看到,不少人对来之不易的生命,弃之如敝屣,酗酒、吸毒、暴力、自杀等恶习愈演愈烈。不仅造成自身肉体的创伤,更为家人带来痛苦的记忆。为着短暂的快乐与享受,终究要付出沉痛的代价。这绝非有意义之事,就连那片刻的快乐也如昙花一现,不值一提。但我们又能悲哀地发现,有更多的人,为着物质上的满足,牺牲了精神的愉悦。我们从小到大灌输着出人头地的思想,以为站在权力、金钱的顶端便可达到幸福的彼岸,于是勉强自己做不愿做或无法做的事。我们习惯性地加入到滚滚人流,拥挤着向前,至于方向,已无几人认真探究。纵使他日衣锦还乡,光耀门楣,也无法掩饰烙印在眼角的那一抹无奈的沧桑。既要做对生命有意义的事情,也要让自己的内心感到快乐,如第2页共11页是,便离幸福很近。只是,这其中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坚持自己的初衷与梦想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辛苦,留下更多的汗水与泪水。书中言。放下包袱,持花而行。当下很多人能注意到身体的“亚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