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教案第 1 次课授课时间课程名称电路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班级、层次任课教师职务助教授课方式理论+实践学时 2授课题目(章,节)绪论(简介电路理论)§1-1 电路和电路模型§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电路》邱关源第五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的概念及组成,掌握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和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气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电路与电路模型;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难点.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2■关联参考方向。教学过程设计:1.自我介绍2.课程介绍3.教学要求4.导入新课5.小结与作业教学方法及手段:讲述法、演示法、发现法、讨论法教案续页)讲课、互动课时讲授与指导内容备注内容设计分配1•自我介绍2•课程介绍:(1)电路课的地位与作用;(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3•授课内容与学时分配:理论(36 学时),试验是(12 学时)4•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 分),考试成绩(60 分)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 电路和电路模型―、实际电路1•定义:为了某种需要,由电路部件(例如:电阻器、蓄电池等)和电路器件(例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相互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装置。2•实际电路举例3•实际电路的主要作用:⑴ 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2)传递和处理信号4•基本概念:⑴⑵出。⑶激励:电源或信号源产生的电压或电流,也称为输入。响应:由激励在电路各部分产生的电压和电流,也称为输电路分析: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元件参数的条件下,讨论电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学习电路课今后本专业可以的就业方向。从实际中举两三个实例,总结出实际电路的主要作用:(1)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2 ) 传 递 和处理信号。2分钟16 分钟1 分钟6 分钟依据电路模型和理想电路元件的概念,给出五中常用的理想电路元件并总结出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共同特征。进一步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20 分2 举第一节课完路激励和响应之间的关系(4)电路理论:研究电路中发生的电磁现象,并用电流、电荷、电压、磁通等物理量描述其过程。注意:电路理论主要是计算电路中各部件、器件的端子电流和端子间的电压,一般不涉及内部发生的物理过程。本书讨论的电路不是实际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