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课标钻教材有效整合——三年级上册习作策略单元教学浅谈一、研读《课程标准》,找准教学的依据《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它的本质是人在语言与事实之间寻找一种结合。纵观小学阶段,第一学段为写话,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准确地说,写话是从二年级才开始的,一年级以说话为主;第二学段为习作,重在减少束缚,使学生自由表达;第三学段也是习作,重在表达真情实感,使学生进行有个性的表达。写话是习作的基础,习作是写话的延续和提升。二、钻研教材,熟知教学的编排根据 2011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和要求,统编版小语教材的习作教学体现出以下一些特征。(一)整体着眼多维推动1. 精选习作内容激发习作动机三年级上下册 16 个单元习作内容,全都来源于学生生活,与本单元课文内容和语文要素密切相关,学生有切实的经验和感受,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利于激发写作动机。概括地讲,三年级习作内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观察和想象。想象5 次——“我来编童话”、“续编故事”、“看图画,写作文”“奇妙的想象”、“这样想象真有趣”,其他 11 次习作内容的目标要求,无一例外的,全部指向两个字——“观察”。22. 明确目标要求体现发展梯度三年级各单元习作的目标要求也是呈螺旋上升的。三上八次习作,其中写实的六次,要求分别是“习作真有趣——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留心周围世界;仔细观察事物——围绕一个意思写——留心生活,记录自己的想法——写一件简单的事”,从激发习作兴趣开始,到写一段连贯的话,再到围绕一个意思写,最后写一件简单的事,梯度是非常明显的。3. 养成修改习惯鼓励分享交流从三上第三单元习作开始,增加了“写完以后小声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的要求,并且在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中,开始学习修改符号,从第四单元习作开始,出现了“写好以后小声读一遍,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的要求。后面的习作,几乎都提出了修改的要求,这是从习作起始阶段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修改的意识和习惯。三年级习作教学中,每次习作都有交流分享的要求。如《猜猜他是谁》,要求“写好以后,读给同学听,看看他们能不能猜出你写的是谁。也可以把全班同学的习作贴在墙报上,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如《续写故事》,要求“和同学交流习作之后,说说你更喜欢谁写的故事”。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