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课堂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 11—13 页,例 1、例 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100 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多样性。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教具准备:计数器、 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生齐:喜欢。师:那么看一看,这个是我们即将上二年级,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将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博物馆。那看这一幅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呢?生:我知道了二(1)有 35 人,二(2)班有 32 人,二(3)班有 37 人,二(4)班有34 人。师:哇!非常棒!师:她说二(1)班有多少人?生齐:35 人。师:那二(2)班有多少人?生齐:32 人。师:二(3)班有多少人?生齐:37 人。师:二(4)班有多少人?生齐:34 人。师:好,请坐。还有没有?生:二(1)班和两名带队的老师一共有多少人?师:非常的棒!师:那么请你根据这些数学信息,给我们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提出一个用加法来计算的数学问题。)生 1:二(1)班和二(4)班一共有多少人?生 2:二(1)班和两名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生 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师:那么我们先来解决“二(1)班和他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生:35+2=37(人)师:谁来说一说是怎样进行口算的呢生:先算 5+2=7,再算 30+7=37。师:非常棒!你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你手中的学具帮你。算完后,给你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生动手,师巡视,并适当指导。师:来,孩子们,谁愿意把你的算法说给大家听听,好,你来。(学生上台演示)生:先摆 3 捆零 5 根再摆 2 根。最后合起来就是 3 捆零 7 根。学生边说边演示。师:好孩子,你说的真好,和他算法一样的请举手。师:真了不起,孩子们,咱们再一起来看一下刚才摆小棒的过程,3 捆零 5 根表示的数是多少?生齐:35(师板书)师: 2 根表示的数是多少?生齐:2(师板书)师:合起来是多少?生齐:37师:好孩子,太聪明了,前面咱们学过的象这种横着放的式子叫横式,而象这种竖着放的式子叫竖式,是咱们今天学的一种新的算法,来,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