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题目为宋体四号字,正文部分:宋体小四、1.5倍行距(打印时请删除这条要求)浙医二院护理人员读书笔记书写记录题目: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与预防保健内容: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较常见也是最复杂、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每年 50-100 人/10 万人群,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基本概述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较常见也是最复杂、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 之一,其发病率为每年50-100 人/10 万人群,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动脉夹层超声波图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tion )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囊样变性的中层而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是主动脉中层的解离过程,并非主动脉壁的扩张,有别于主动脉瘤 。过去此种情况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aortic dissectinganeurysm ),现多改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 aortic dissectin ghematoma ),或主动脉夹层分离 ,简称主动脉夹层。本病多急剧发病,突发剧烈疼痛、休克和血肿压迫相应的主动脉分支血管时出现的脏器缺血症状。 65%~75%病人在急性期 (2 周内)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 等心脏合并症。年龄高峰为50~70 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男女之比为 2~3:1。分类根据内膜撕裂部位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扩展的范围,可分为:A 型:内膜撕裂可位于升主动脉、 主动脉弓 或近段降主动脉,扩展可累及升主动脉、弓部,也可延及降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 。B 型:内膜撕裂口常位于主动脉峡部, 扩展仅累及降主动脉或延伸至腹主动脉,但不累及升主动脉。病理病因主动脉夹层病因至今未明。 80%以上主 动脉夹层的患者有高 血压,不少患者有囊性中层坏死。高血压并非引起囊性中层坏死的原因,但可促进其发展。临床与动物实验发现,不是血压的高度而是血压波动的幅度,与主动脉夹层分裂相关。动物实验中,以山黧豆饲猪可以造成主动脉夹层,山黧豆中的β 氨基丙腈作用于动脉的基质、中层的肌肉与弹性组织,使动脉脆弱。以氨基乙腈与去氧皮质酮饲鼠,也可造成主动脉夹层;饲料中缺铜使动物合成弹性硬蛋白 障碍,也可产生类似结果。遗传性疾病马凡综合征 中主动脉囊性中层坏死颇常见,发生主动脉夹层的机会也多,其他遗传性疾病如特纳(Turner )综合征、埃 -当(Ehlers-Danlos )综合征,也有发生主动脉夹层的趋向。主动脉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