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法六经治痛风 吴雄志真传一刻第 64 期:吴雄志-五法六经治痛风中医家 2017-03-1314:25吴雄志"action-data="http%3A%2F%2Fp1.pstatp.com%2Flarge%2F16ce00051fc852f15eb6" action-type="show-slide">吴雄志">今人纵口腹之欲而不节饮食,痛风就是其中的果报之一。西医认为痛风为代谢性疾病,但目前的治疗除了控制饮食结构、止痛之外还没有很好的办法。中医素有六经统万病之说,对于痛风的治疗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呢?吴师学贯中西,以标本法、聚类法、抓独法、平脉法、截断法五法一气贯通理法方药。下面,就让我们来领略吴师五法六经论治痛风的精彩吧!吴雄志">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关于痛风的话题。实际上这个对于我来说很困难。第一,我从来没有研究过痛风。第二,过去十年里,我都没有看内科杂病了。早期我是个中医内科大夫,看内科杂病。后来这十年,我到天津肿瘤医院专门从事肿瘤研究。由于挂号系统的原因,内科杂病的患者根本不可能挂上号,所以这 10 年,我没接触内科杂病。又缺少专门的研究,所以说我的水平是很有限的。但是,我希望把十多年前很简单、很肤浅的认识抛出来跟大家讨论,请大家批评和指正。一、西医的看法痛风是个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血尿酸增高后引起的。急性痛风早期主要是以关节的疼痛为典型表现。后来会形成痛风结石,尿酸盐结晶可以沉淀在皮下,我们叫做痛风结石或者痛风结节。白色的点点样,像珍珠一样,或者就叫痛风珍珠。多发生在游离的、弧形的皮肤边缘,比如耳朵就容易发生痛风结石。我们其实还做过另外的一些研究,痛风晚期的病人关节都烂了,骨头都露出来了,骨头上破溃的关节就有很多痛风结石,白色或者黄色的痛风结节。有的严重的病人躺在床上,双下肢都烂了,露出来都是骨头,可以看到好多结节。这就是临床的痛风结节或者痛风结石。在肾脏也可以沉淀,引起肾功能的改变。痛风是由高尿酸引起的,尿酸是核酸代谢的中产物。DNA、RNA(遗传信息)主要是由核酸构成,最后代谢产物为尿酸。尿酸主要是从肾脏排出,大概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还有一小部分从消化道排出,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以上是西医的看法。那么中医怎么看呢?因为我不研究痛风,所以就只讲点自己的体会。二、中医的认识1.少阳相火,湿热下注(柴妙饮)痛风早期发作在下肢,跖趾关节,常常是大趾拇,其它趾头也可以有,这是它早期的症状。发作的前驱往往是过量饮食,尤其是饮食海鲜、酒精。大家知道,喜欢饮食酒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