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2×30=60 分)1.将一定浓度的底物溶液与一定浓度的酶溶液混合后,在 0~80℃的范围内,从 0℃开始,每隔 3 分钟升高 5℃,同时测定混合液中剩余底物的量,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如下图甲。试问,如果将装置从 80℃开始依次每隔 3 分钟递减 5℃,测定剩余底物的量,绘制成曲线,是下图乙中的()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从体内转化而来③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⑨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A.①②⑤B.③⑦⑨C.③④⑧D.④⑤⑥3.15 只同种并同时孵化的体长约 15 mm 的蝌蚪,随机分成三个组(每组 5 只),饲养的水、饲料和温度等条件等同。A 组加入甲状腺激素,B 组加入甲状腺抑制剂,C组不加入药剂。饲养 10~12 d,定时用坐标纸观测、记录蝌蚪的生长发育变化情况。本实验中,同等的蝌蚪对象、同等的饲养条件等属于()A.实验变量 B.反应变量 C.无关变量 D.额外变量4.下图表示过氧化氢被分解的曲线,可说明酶具有( )①专一性②高效性③催化特性④在温和条件下进行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6.( 2011 海南)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 t 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7.(2011 新课标)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 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8.(2012 北京卷) 细胞中不能合成 ATP 的部位是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C. 内质网的膜 D.篮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9. ATP 转化为 ADP 可表示如下,式中 X 代表()A.H2OB.[H]C.PD.Pi10.关于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 中含有 C、H、O、N、P 元素B.活细胞中 ATP 与 ADP 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发生C.ATP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D.动植物形成 ATP 的途径分别是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11.要计算酶反应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