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评估主要内容心血管系统的组成1心脏的解剖结构2血液的循环3心脏的评估(视、触、扣、听)4周围血管的评估5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心是连接动-静脉的枢纽,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其每天搏出的血液约有13600L。心脏搏动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心跳不止,生命不息。如果将全身血管连接起来,总长度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周半。心脏的解剖结构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内部由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右两个半心,如同两个并在一起的泵。每侧半心又分为上方的心房和下方的心室,左半心内为动脉血,右半心内为静脉血,同侧心房和心室分别经房室口相同。心房接纳静脉,心室发出动脉。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有二尖瓣,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三尖瓣,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有主动脉瓣,右心室及肺动脉之间有肺动脉瓣。它们有使血液呈单向流动,并防止血液反流的作用。心脏的解剖结构血液循环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及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及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肺循环体循环(大循环)左心室(动脉血)主动脉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右心房(静脉血)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主动脉各级分支右心室(静脉血)肺动脉干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肺内各级静脉左心房(动脉血)左、右肺静脉(4条)肺动脉各级分支肺循环(小循环)血液循环一、视诊一、视诊心脏心脏的的评估评估心脏心脏的的评估评估三、叩诊四、听诊二、触诊心脏的视诊心尖搏动心前区的外形心前区异常搏动心脏的视诊心前区平坦,双侧胸廓对称:正常人。心前区隆起:心脏增大——儿童先心病、心肌病大量心包积液——心前区饱满鸡胸——佝偻病所致胸骨前凸一、心前区外形心脏的视诊二、心尖搏动1、正常心尖搏动位置:胸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Ocm处,搏动范围的直径为2.0~2.5cm。心脏的视诊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略向上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心尖搏动移向健侧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心尖搏动移向患侧大量腹水或腹腔巨大肿瘤----心尖搏动向上移位位置的变化病理情况下2.心尖搏动的改变心脏的视诊正常人无心前区异常搏动右心室肥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肺气肿或肺气肿伴右心室肥大,腹主动脉瘤剑突下搏动肺动脉高压或主动脉扩张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搏动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搏动三、心前区异常搏动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弱、范围的改变:常因体型、体位、心脏疾病、胸部疾病、腹部疾病而发生改变。心脏的触诊检查手法检查内容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心脏的触诊进一步证实视诊所见,还能发现视诊未能查觉的体征。一、检查方法:通常以全手掌、手掌尺侧或中、示指触诊。心脏的触诊2)检查内容:心前区搏动对于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弱和范围,触诊较视诊更准确。左心室肥大时,呈抬举样搏动(无心衰时),为左心室肥大的可靠体征。震颤是用手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微振动,又称猫喘。是器质性心脏病的标志。心脏的触诊※心包摩擦感•及胸膜摩擦感相似,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处,坐位前倾或呼气末最明显。当心包渗液增多时,摩擦感消失。见于心包膜炎症。心脏的叩诊心脏叩诊用于确定心脏的大小、形状及其在胸腔中的位置。心脏不含气,叩诊呈绝对浊音(实音),但心左、右缘被肺遮盖的部分叩诊则呈相对浊音•心相对浊音界反映的是心脏的实际大小。心脏的叩诊叩诊的顺序心脏相对浊音界的变化和意义心脏因素心外因素心脏相对浊音界心脏的叩诊先叩左界,后叩右界;由下而上,由外而内被评估者取坐位时,评估者板指及肋间垂直被评估者仰卧位时,评估者板指与肋间平行1.叩诊顺序:心脏的叩诊胸骨(前正中线)中线及左锁骨中线的间距起参考作用。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