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

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_第1页
1/14
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_第2页
2/14
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_第3页
3/14
第八章 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正确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对急诊医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医学上有多种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四类。一、诊断评分法:按疾病主要诊断及分期衡量病情的轻重,多用于成人疾病,有标准的疾病分类(ICD-9码)可参照,其主要缺点为同一类疾病严重程度差别较大,且某些危重患儿病情复杂,入院时诊断不清,无法及时进行评估。二、危险因素评分法:根据患者症状、体征、事件特点、人口学等与疾病密切相关的因素来判断病情,如创伤分度、烧伤评分等。这些评分多用于特定器官系统,范围较窄,且危险因素并不等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只能间接反映后者,故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三、治疗强度评分法:此种评分法是按患者接收治疗手段的不同和强度大小进行评分,如TISS(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coring system)评分等,该方法使得治疗与病情直接挂钩,较为可靠,但不同医院、不同医师所用治疗方法存在差异性,故所获资料不易进行比较。四、生理学评分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根据患儿生理环境紊乱程度评估病情。由于不考虑病因及诊断,仅依赖于全身器官系统的生理指标测值决定病情轻重,测值异常程度越大,病情越重,非常适用于临床上急重症抢救生命为目的、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要措施的急救特点,故应用广泛,本文主要对这一类常用的评分方法作一介绍。第一节小儿(非新生儿)危重疾病评分方法生理稳定指数(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PSI)是第一个世界公认的儿童危重病例生理学评分方法,在儿童急诊医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虽然由于参数众多,常规应用于临床过于繁琐,近年来已逐渐被其他评分方法所取代,但作为众多儿童危重症评分方法的“鼻祖”,仍值得介绍。随着PSI应用过程中经验的积累,Pollack等对PSI进行了简化,于1988年提出了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score, PRISM),迄今为止已发展到第三代(PRISM Ⅲ),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儿童危重症评分工具。而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有效的危重患儿病情评估方法则是由中华医学会 1995年制定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草案)(pediatric Clinical Illness Score, PCIS),10余年来,其临床效能得到了有效证实。一、历史背景1生理稳定指数(Physiologic stability index, PSI )是Yeh等在1984年根据成人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原则并结合小儿正常生理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儿童危重症评价系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