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磁性和抗磁性的原因 磁 性 是 物 质 的 一 种 基 本 属 性 。 物 质 按 照 其 内 部 结 构 及 其 在 外 磁 场 中 的性 状 可 分 为 抗 磁 性 、顺磁 性 、铁磁 性 、反铁磁 性 和亚铁磁 性 物 质 。 铁磁 性和亚铁磁 性 物 质 为 强磁 性 物 质 ,抗 磁 性 和顺磁 性 物 质 为 弱磁 性 物 质 ( 参考文献1 )。 从上面的介绍看出,任何物质都会显示磁性,并且物质从顺磁性到反磁性、磁性从强到弱是逐渐变化的,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物质的磁性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本文就此观点提出我自己的看法。 一、现在的理论给人们带来的疑惑 1 、顺磁性:现在人们认为, 电子磁 矩由电子的 轨道磁 矩和自旋磁 矩组成。 在 晶体中 ,电子的 轨道磁 矩受晶格的 作用,其 方向是 变化的 ,不能形成一 个联合磁 矩,对外 没有磁 性 作用。 因此,物 质 的 磁 性 不是 由电子的轨道磁 矩引起,而是 主要由自旋磁 矩引起。 每个电子自旋磁 矩的 近似值等于一 个波尔磁 子。 是 原子磁 矩的 单位。因为 原子核比电子重 2000 倍左右,其 运动速度仅为 电子速度的 几千分 之一 ,故原子核的 磁 矩仅为 电子的 千分之几,可 以忽略不计 。( 参考文献2 ) 我认为上面这段论述是不合理的,我们都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原子核的 体积约为 原子体积 的 几 千 万 亿 分 之 一 ,(半 径 约 为 原 子 的 十 万 分 之 一 ).打 个 比 方 ,原 子 相 当于足球场 那么大,而原子核则只有一 只蚂蚁那么大。 (参考文献 3)。 电子的 质 量约为 质 子质 量的1/1836 ( 参考文献4 )。 中 子能够通过 β 衰变 过 程 变 成 质 子 、电子 和反中微子 , (参考文献5 )。从这些论述可想而知,电子的体积会有多大,电子的体积不会超过质子和中子体积的千分子一。即从电子的角度来看原子,原子就象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宇宙一样。由于电子的体积很小很小,即使电子自旋产生的磁场较强,它影响的范围必然很小很小,不可能影响到原子以外,因此电子自旋产生的磁场在宏观上是显示不出来的,如果能显示出来,电子产生的磁场就强大的无法想象了。 上面还提到原子核的磁矩很小,可以忽略,这个观点我觉得也是错误的,人们现在只是从质量上去考虑对...